一记秋光忆江南,略微拂过深浅。常常与百鸟相契机,与顽兽相依,绿色常青。千里寻风而来,枯树卷着斑驳的树影,摇曳在急风骤雨下,路人行着油纸伞,抚摸着柔和的喧嚣。我踏着春来夏到的热情拂过蹉跎。
轰鸣的闪电跨过整座城市,煞白的天空劈开万层云彩,绿叶面色长青。雨落划过乌啼,落叶伴舞,风萧瑟。白墙黑瓦的迂腐,映射着那个时代的沧桑。龟裂的砖瓦地,雷痕张牙舞爪。伫立在石板中间的悬铃木,如同是新生打破坚硬破土而出,绽放希望。匆匆而过的我们,是归人也是过客。
秋雨瑟瑟而立,弥漫着古旧往事的回忆。昏黄秋色浑浊涌入这条街,就如同雨巷中的江南,独缺那一撑伞丁香。粉砖黛瓦,陈色黎明。也许透过这百般雷同,却有着先生存在痕迹的地方,我能看到他,看到他笔走剑锋,看到他雷霆毅力。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先生已然望着袅袅炊烟,平视着泛泛人群浮沉在他曾过往的小寸土。他在叹息,我也在叹息。
落日余晖,当他提起笔时,会不会像小桥流水,潺潺过四件木屋。覆盆子会不会钻出来,冒着鲜红吐露生气。不知冬季来临时如何捕鸟,不知百草园中氤氲的传说是否存在。秋叶随过悠长古道,如同笔下蜿蜒,曲折坎坷。
是啊,他在弃医从文时,就已经打量过世事的沧桑了,考量过,直至他不屈不挠,以笔化戈;砥砺前行,以文呐喊。他负隅顽抗,终其一生,光耀史册,永垂不朽。
小桥的枯树旁,是他的不多手稿。一木一石皆有所变,陈旧的古屋已然耸立成古色古香的博物馆,四合院中的鸟鸣,无不是春去秋来后的新生。但是封存着的意识在流淌,耀眼朴实的精神轰然撑住璀璨的星空。面临盛秋的洗礼,自然有深秋的蹉跎。
正是绍兴美,美在一叶知秋,也美在先生的惊鸿一笔。此后若是没有炬火,那我便是唯一的光。
便让我踏上星星斑驳的树影,婆娑起舞。面向着故居中的纪念馆,文创产品的层出不穷,面对着破土而出的珍馐,菱角、茭白、罗汉豆……我看到先生对着人群微笑,好似这繁华如他所愿,但他眼里的悲凉婉转琉璃,正如我们众人成为了孔乙己,在学历的高台上,踌躇徘徊。但他微启唇,“有一份热,发一份光。”那份眼底的温柔卷着岁月蹉跎,沉淀在纸上,沉淀在教科书上,化为文字,不断舞蹈。
一念间,我又回到了古镇,那芸芸书生,那袅袅风起,那哀其不幸,怨其不争,似乎被秋叶拂去。
知春的季节如何能念到秋?许是那透着纸的文字,哭诉当时的悲壮,许是那坚毅果敢的笔锋,让人潸然泪下。
能遇见先生,三生有幸,能来到绍兴,荣幸至极。
作者:唐奕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