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古城,有着不少“名家贤达”。它孕育了李清照、马致远等许多历史名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故乡。沈从文、蒋经国等文化名人足迹遍布这片土地。走进这座古城,仿佛置身于一部流淌着历史温情的书卷之中。
首先来到了沈园,它就像是一张展示绍兴文化遗产的大卡片,集中展现了当地园林建筑和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气息。闲步曲径,流水潺潺,四季花木错落,疏密有致,顿生赏心悦目之感。走在纷繁复杂的后花园,浓郁的书卷气和名士风范,不禁想象着当年的文人雅士,在这样的环境中写下佳作,景趣悠长,妙趣横生。沈园不仅是古代文人雅士休憩交流之所,更是一片文化沃土,沉淀了南宋的文化精华。此刻,我感到无比的宁静和心灵净化。
沿着新建南路,我来到了鲁迅故居。鲁迅故里既是一处文化遗址,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代表。鲁迅故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此地被称为书院亭。19世纪末,灾荒频发,留守书院的百姓渐渐减少,沈德潜先生买下了这处房产,并在此树立了教育、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旗帜。鲁迅先生就出生于此,开始了自己艰苦卓绝的人生旅途,留下了众多不朽的作品和思想。
沿着小路前进,映入眼帘的是白墙灰瓦的老院子,虽然有些颓废,但却无比的沧桑和厚重,这座小小的房子,是鲁迅的祖居,是鲁迅一生中的重要根据地。走进去,一股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屋内灰白色的墙壁格外让人注目,墙上挂着的老照片,是鲁迅少年时代的痕迹。在这里,我仿佛进入了鲁迅的内心,感受到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
移步鲁迅旧居。在这里,铺着古朴的木质地板,摆放着老式的家具和文化器具,如木刻画、书籍、字画等,尽显出鲁迅生前平淡的居住状态。我仿佛穿越了历史和时光,感受到了五味杂陈却旖旎多姿的生活。脑海不禁浮现出鲁迅先生忙碌写作的场景,是多么的不易却又坚毅
走进鲁迅纪念馆,通过大量图片、文字和视频去了解鲁迅的生平事迹和理念。听取导游的解说,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故事和思想,使我对这位文学巨匠心生敬意。
在鲁迅故里,深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人生经历,我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对他作品中的反抗情绪和人类情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看到那间小小的青砖院子里,我仿佛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为人性的缺失所表达的痛苦和不屈的反抗精神。这里有鲁迅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风范,追寻着鲁迅先生的足迹,我心中激荡着一股灵感,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化人,应该为文明的前进呐喊而奋斗。
鲁迅的思想主张“为民族谋独立,为人民谋幸福”,强调人民的觉醒和自由,反对压迫和落后。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物质和文化水平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迷失自我的方向,产生精神空虚和虚无感。而鲁迅的思想强调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救赎,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同时,鲁迅的思想也深刻地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在探究中国的发展之路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整个故里,都散发出一种蕴涵着历史和文化的氛围,令人很容易沉浸在其中,去追寻一段历史的印记,去感受鲁迅思想的深刻内涵。所有这些浸润着鲁迅先生的思想精华、自然之美和文学内涵的地方,都让我不由自主地汲取了良多启示和正能量。它们提醒着我,文学不止是一份职业或爱好,更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永不消逝的灵魂时光。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的绍兴之行也将结束,此时我才真正了解什么是文化积淀,什么是韵味。在我的心中,绍兴变得非同寻常,它是一座充满了韵味和灵魂的城市,是一个优美又闲适的地方,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古城。走过这里,我收获太多,旅行又是一个拥有魔力的词汇,一次旅行,涵盖了感受与收获,也激发了我的灵感,这一切将成为我笔下的灵感源泉。
作者:徐畅联(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