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探索“公民写史”新范式

2025-05-25 09:14

来源:

“其实,《阮社记忆》不算一本传统观念中的历史书,它属于区域史研究范畴。在方法上,我们没有完整运用学术上的‘二重证据法’或‘三重证据法’。”徐玉红说,“我们的写作,充满了各种证据元素,更像是一种历史碎片,是关于阮社人、事、物,历史与风俗的点点滴滴。”

《阮社记忆》的顺利出版离不开“阮社之子”章利刚。作为土生土长的阮社人,章利刚犹如一部“行走的阮社百科全书”,他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的在地知识,为家乡留下了不可复制的文化记忆。从“阮社的桥”到“酒乡记忆”,从“文物遗痕”到“会社风俗”,两位作者力求用文字、图片,甚至画像,把这个村落的肌理、呼吸、情感一一呈现出来。

为尽可能收集更多的资料,章利刚还组建了一个名为“阮社记忆”的微信群,将一些关心阮社、懂阮社、撰写过相关阮社文章的作者,统统邀请入群,让他们在群中分享自己关于阮社的点点滴滴。

“我们希望,无论读者来自哪里,都能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一次江南水乡的烟火气、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对‘家’的无限眷恋。”徐玉红说。章利刚感叹:“这本书,是我们写给阮社的一封情书,更想传达的是,每一处文化印记都是无价之宝,需要我们用尽全力去守护。”

在这部凝结着集体乡愁的作品面前,有读者感叹:真正的文化自信,在于每个市井百姓拥有一份为故土、为家乡寻找文化坐标的自觉,从而让每个个体都能在历史长卷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光斑。“历史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