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健全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

2025-05-25 07:38

来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缩小“三大差距”推进会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始终把富民惠民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农产品是乡村的主要产出,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健全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关乎农民群众增收,也将对农产品的生产及供应产生深远影响,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共富的重要举措。

提升品质,夯实农产品优质优价“硬实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消费者需要更高品质的产品,因此,提升农产品品质是健全优质优价机制的前提。要聚焦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大农业新品种选育项目扶持力度,加快种质资源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挖掘绍兴传统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选育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质新品种。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模式,推广畜禽养殖用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稻渔综合种养、设施化循环水利用等绿色高效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平,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生态化和安全化生产。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我市“3+7+X”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产地清洁、生产绿色、全程贯标、品质优良、辐射力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生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及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前—产中—产后”全链监管,常态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对重点品种实施“一品一策”精准治理,强化风险管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评价分级,增加农产品优质优价“辨识度”。当前,一些地方存在优质农产品难以实现优价的困境,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提升缺乏内生动力。因此,加快开展农产品品质评价与分等分级,积极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辨识度”,是解决农产品优质不优价问题的关键所在。要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组织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等优质农产品的品质评价工作,制定优质农产品在质量安全、营养元素、口味口感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绿色优质农产品分等分级权威数据指标,凸显优质农产品在同类产品中的差异性和高品质性。在对农产品实行分等分级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农产品的外观和外形进行分选,通过智能分选分拣设备,实现农产品从“披头散发”向“梳妆打扮”的精品行列迈进。实施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对进入市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行“浙农码+合格证”的“一码一证”制度,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辨识度、可视度,推动全链追溯监管,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有效解决优质优价信任危机。

培育品牌,提升农产品优质优价“知名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显然,品牌化是实现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有效路径。要积极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打响农产品“绿色牌”。立足绍兴特色农产品,实施乡村“土特产”精品培育工程,推进“会稽山珍”“鉴湖河鲜”市级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上虞尚品、西施珍品、新昌优选、嵊情家味等县级农产品公用品牌,通过完善品牌标识、标准准入、“浙农码”赋能等举措,不断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现品牌农产品优质优价。加大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宣传力度,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超市等活动,办好农交会、绿博会、茶博会,提升公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识别能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违法惩治力度,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在生产销售中的失信成本,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消费绿色优质农产品。

接轨市场,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软着陆”。农产品销售是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要积极构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农产品流通体系,在继续发挥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批发市场交易作用的基础上,与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商店等大型商超对接,采取产地直供模式,设立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培养一批优秀推销员,降低绿色优质农产品流通成本,拓展其销售渠道。推广“互联网+”营销模式,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和分等分级品质评价数据基础,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联合阿里、京东、抖音等知名电商企业,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集采平台,采用B2B模式,为企业提供及时的信息分享和增值服务,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