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钢筋森林与数字洪流逐渐稀释现代社区的温情,绍兴马山街道未来社区运营项目组与世纪街社区以一场名为「自然物语·微笑共生」的世界微笑日主题行动,为城市注入了一股治愈的清流。自5月8日启动至5月22日收官,这场以自然为媒介、以微笑为纽带的社区行动,吸引了195位居民及高校师生参与,通过艺术创作与生态实践,重新定义了邻里关系的温度与可持续生活的意义。
自然唤醒微笑:103幅生态密码点亮社区长廊
活动以“自然物语”为核心,鼓励居民用枯枝、松果、花瓣、种子甚至咖啡豆等废弃自然素材,在卡纸上拼贴出独一无二的「生态微笑密码」。短短两周内,103位居民化身“自然艺术家”,将落叶化为笑眼、种子凝成嘴角,创作出充满生命力的微笑作品。这些作品最终汇聚成社区「微笑共生长廊」,成为一道承载自然之美与人文温度的风景线。
线上线下联动:数字存档与礼赠传递双重温情
活动创新融合线上线下场景:居民通过“圆梦世纪”微信小程序上传作品,为微笑赋予数字生命力;线下提交作品则可兑换“微笑礼”,并参与社区展陈。这种虚实结合的模式,既满足了年轻群体对便捷交互的需求,也保留了传统邻里互动的仪式感。社区工作者表示:“许多老人第一次用小程序上传作品时,是年轻人主动帮忙,这种代际互助正是活动期待的‘意外收获’。”
微笑破界延伸:高校市集结号吹响青年力量
5月22日,活动联合农商院创意市集发起特别行动「微笑集结号」,将社区温情延伸至校园。92名师生在市集现场用便签纸手绘笑脸并署名,将“微笑贴”汇聚成一面色彩斑斓的集结墙。农商院学生小林说:“没想到简单的笑脸贴纸能吸引这么多人驻足参与,微笑真的是最通用的语言。”这场跨界联动不仅拓宽了活动辐射范围,更让社区与高校在情感共鸣中建立起新的联结纽带。
生态与人文共生:让社区成为会呼吸的生命体
世纪街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自然+艺术+情感”的融合,重构现代社区的价值:“我们不仅希望居民关注生态循环,更想唤醒大家对生活美学的感知力。一草一木的再生、一笑一颦的传递,都能让社区从冰冷的建筑群变为会呼吸的生命体。”据悉,社区未来将持续推出系列生态美育活动,将“微笑共生”理念融入日常治理。
在这场跨越半个月的行动中,世纪街社区用自然碎片拼贴出103个微笑,用92张便签集结起青年热情,更用195份参与勾勒出城市温情的可能。当「微笑共生走廊」的灯光亮起,照亮的不仅是社区的一角,更是现代人对诗意栖居的共同向往。
——王雪萍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