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推动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联合各街道进企业、进村居,开展多样化普法活动,让民法典进一步扎根基层土壤。
“婚前买房写谁名?婚后债务怎么分?”在马山街道群贤社区,法律顾问聚焦群众关切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热点问题,用贴近生活的提问引发关注、共鸣,并结合房产分割、赡养纠纷等典型案例,以“唠家常”的方式解析民法典法律条文,帮助居民厘清法律关系,明晰权益边界。
在马山街道尚巷村,普法讲座围绕农村产权保护展开。法律顾问结合宅基地纠纷、土地流转等“三农”问题,通过村民身边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解读民法典中物权、合同等相关条款,引导村民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这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民法典里都有涉及,以后遇事可以先翻翻民法典,做到心中有数。”一名村民感慨道。“这次村居普法活动,累计惠及群众180余人次,发放民法典宣传手册、法律明白纸等资料300余份,切实提升了居民的法律素养。”马山司法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孙端司法所工作人员走进绍兴博利豪家纺有限公司,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读民法典中合同签订、劳动用工以及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并向企业员工发放民法典宣传折页、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指南等宣传资料200余份。此外,反诈宣传员还针对企业高发的冒充领导、虚假贷款、刷单诈骗等骗局,细致讲解识别技巧和防范措施,反复提醒职工“不轻信、不转账、不透露”,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此次活动既普及了法律知识,也提升了员工的防诈意识,对企业稳健发展和职工权益保护都有重要意义。”该公司负责人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活动,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基层,为乡村振兴和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芳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