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迪荡警务站门口的无人机机巢缓缓启动,不一会儿,一架搭载着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从机巢中慢慢升起,沿着预设航线开始巡航。
记者从越城公安分局获悉,越城全力推进“空中110”警务新模式,通过创新构建空警指挥体系,在城市上空编织起了一张空地一体、数智融合的安全防护网。目前,全区已有10处无人机机巢投入使用。这些被称为“空中岗亭”的机巢不仅具备自动充电、自主巡航功能,更搭载了红外热成像、智能识别等先进设备。“分局18个派出所均已组建无人机工作室,并培养飞手87名,下一步将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全域覆盖、无死角的空中巡查网络。”越城区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许彦骅说。
入夏后,位于富盛镇、鉴湖街道等地机巢内的无人机巡航时已经加入了溺水隐患排查任务,对辖区内溺水高发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进行高频次巡查,实时监测是否有人员私自下水游泳等危险行为。“依托无人机算法识别,并通过持续喊话进行安全警示和劝离,相关情况也会同步反馈至低空指挥中心,以便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最大限度降低溺水事故发生风险。”富盛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防溺水巡查与应急处置能力,接下去还计划为无人机挂载警示灯、探照灯等常用设备。
而在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45架警用无人机用科技之翼守护了越城区各个游客爆棚的景区秩序。“地面上,巡特警、铁骑等警力穿梭疏导人流;空中,搭载喊话器的无人机悬停在15米高空,在500米声场覆盖范围内循环播放安全提示。”区公安分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介绍,通过256架次无人机巡航传回的高清画面,地面指挥得以精准调度。如在东湖风景区直升机特技表演现场,空警大队队员携便携式反制设备驻守警戒,对周边5公里空域实施全时段净空管控,其间成功处置了数起“黑飞”事件。
随着机巢布网、数智赋能、空地协同等一系列动作加入“空中110”建设,安全防护的触角正深入城市治理末梢。前段时间,灵芝派出所飞手通过空中镜头发现辖区某停车场剐蹭纠纷,地面警力3分钟内抵达调解。“看到闪着警灯的无人机在头顶巡逻,安全感瞬间拉满。”杭州游客张女士说。
在鉴水科技城低空飞行指挥中心的大屏上,银泰城、迎恩门水街等商圈的实时热力图像如水波流动,机巢无人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扫描人流密度,实现对异常聚集的精确预警。“这里接入的‘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一键起飞、智能预警、警力调度等全流程数字化操作,搭载AI算法的无人机还会在巡航中自动识别河流非法排污、道路拥堵等异常情况,系统即时将预警信息推送给相关职能部门。”许彦骅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夜巡无人机通过红外热成像,在森海豪庭东侧河边发现6名非法捕捞者,平台上立刻同步显示,随后空地警力迅速进行了联动处置。
“更重要的是,‘空中110’并不是‘独角戏’。”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安机关正与医疗、应急、生态环境、农水等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横向协作,互通飞行、航线、航高、坐标信息,确保在突发事件处置、灾害救援、生态环境监测、水域治理等工作中,实现快速响应、高效协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