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这座浙南城市的生态发展实践令人欣喜。丽水用20年探索出一条独特的“价值转化”之路:古树碳汇交易让护林人变身“生态股东”,“丽水山耕”品牌使农产品溢价30%,“生态贷”金融产品让沉默的山水变成流动的资产。这种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生态+”思维,为同处浙江的绍兴提供了生动范本。
坐拥2500多年古城文脉的绍兴,在推动古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打造了具有辨识度的“绍兴样板”。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化+”文章,同样面临共融共生、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书圣故里的碑刻能否开发“文化碳汇”?乌篷船航运可否接轨“零碳交通”?越剧表演能否打造数字IP?在坚守古城底蕴的同时,以创新思维激活文化资源的潜在价值,绍兴持续探索在路上,丽水经验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丽水的实践启示我们:保护与发展的共融共生之道,一条重要的路径在于建立可持续的价值转化机制。当绍兴的“文化+”遇上丽水的“生态+”,或将书写出“两山”理念的崭新篇章。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