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长桥直街野生栀子花怒放,满城都是初夏味道

2025-05-22 11:28

来源:

时令进入小满,城中暑气渐起。漫步在绍兴的大街小巷,不时有香气袭人,循香寻去,总会在墙角桥边发现星星点点的栀子花。

街巷脚边的绽放

栀子花开时蒂部呈圆锥形,就像古代的一种名为“巵”的酒器,后来加“木”字旁,故而得名栀子花,名字颇具几分雅致的古意。在绍兴,人们唤栀子花作“玉荷花”,也取其形似:洁白透亮的花瓣层层叠叠,中间有嫩黄色花蕊,宛如白莲的微缩版。

栀子花往往开在街巷脚边,是绍兴的市井风物,但有着一股不甘埋没的劲儿。它不挑土壤,随遇而安,朵朵繁花簇拥成团,浓郁的香气毫不收敛地弥漫开来。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这样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在绍兴越城区的长桥直街的小卖部外,一丛野生栀子在斑驳的老墙上肆意绽放,热烈又张扬。老板见有人驻足观赏,热情地招呼道:"这花是野生的,喜欢就拗几朵去吧,花很香,虫子多,吹一吹就好了。"

“插水即活” 的坚韧

绍兴人爱栀子花,就是这么直白。瞧见路边绽放的花朵,顺手就“拗”了几枝带回家。栀子花也十分随性,插在玻璃瓶里、瓷碗中,甚至矿泉水瓶都能活,无需精心照料,清水一养,便能让满室都弥漫着清幽的香气。

这“插水即活”的栀子花,还有一个文人雅称,叫“水横枝”。

鲁迅曾在《朝花夕拾》里写道:“书桌上,一盆别样的‘水横枝’映入眼帘。这是我未曾见过的景象:仅需将一段树身浸入水中,便能生出青葱可爱的枝叶。这样的日子,虽生犹死,倒也乐得其所,能将炎热驱散得无影无踪。”看似寻常的描述里,有着他对这份生命力的赞叹 —— 即便枝条被折断,依然能在水中重获新生。

(鲁迅纪念馆 供图)

1909 年,鲁迅从日本归国时身无长物,却特意带回一株“水野栀子”,并把这花栽种在庭院中。这株饱含乡土深情的栀子树,几经流转后来到了绍兴鲁迅纪念馆。

草木清香的药效

栀子苦寒清降,还是一味好药。清末绍兴名医周岩曾在《本草思辨录》中这样评价栀子:“独取其秉肃降之气以敷条达之用,善治心烦与黄胆耳。”认为栀子将肃降和调达这两种作用合二为一,因此能祛除湿热,最具盛名的方剂是栀子豉汤和栀子柏皮汤。

现代中医还将栀子用来治疗一些小儿的热性疾病。在民间,栀子的药用智慧更是随处可见。老辈人会在端午时节采摘栀子,晒干后与金银花一起泡茶;巧手的主妇,会将栀子与绿豆同煮,做成消暑的甜汤。

这洁白的栀子花,就这样在千百年间,用它的芬芳治愈着绍兴人的身心。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尉立丹 编辑:丁浩沨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