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聆听放翁读书声

2025-05-21 10:23

来源:

为纪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诞辰900周年,近日,“放翁的读书世界”专题展在绍兴图书馆历史文献馆开展。此次展览遴选馆藏陆游读书相关的古籍文献十多种,带领大家穿越数百年时光,见证一代诗宗“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治学人生。

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12岁即能赋诗作文。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遭秦桧罢黜,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他被赐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屡受主和派的排斥,数次被贬官归里。陆游创作的诗歌今存9000多首,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出身书香世家,其高祖陆轸、祖父陆佃皆为饱学之士,陆家藏书盈室。其父陆宰藏书13000余卷,居越中三大藏书家之首。陆游继承陆氏家风,亦爱读书藏书。无论仕途多么坎坷,他勤读不辍的态度从未改变,堪称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博览群书成就了他的博学多才,善于读书为他丰硕的诗文著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陆游一生,他勤读不怠,并留下约250首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诗题中有“夜读”二字的高达60多首,正如他在《冬夜读书》所言:“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尽。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1165年,40岁的陆游在《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中写道:“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全诗通过一个个意象描写了诗人夜以继日、手不释卷的执着和痴迷。

人究竟为何读书?淳熙四年(1177),52岁的陆游在成都写了一首《读书》七绝:“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首诗头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读书是为了黎民百姓。它如同陆游的学习体会,反映了他年老仍坚持读书、苦学的情景,更彰显其读书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

陆游63岁时作《冬夜读书》:“退食淡无味,一窗宽有余。重寻总角梦,却对短檠书”;67岁时作《五更读书示子》:“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暮年於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70岁时作《读书》:“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73岁时作《读书》:“两眼欲读天下书,力虽不逮志有余。千载欲追圣人徒,慷慨自信宁兔愚”;75岁时作《冬夜读书示子聿》:“圣师虽远有遗经,万世犹存旧典型。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雷一灯青”;77岁时作《自勉》:“臂弱传钞少,心烦记问衰。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81岁时作《读书示于局郁郁遹》:“读书则未置,忍饥讲虞唐……古言不吾欺,岁晚於汝食”;84岁时作《读书至夜分感叹有赋》:“老人世间百念衰,惟好古书心未移。断碑残刻亦在椟,时时取玩忘朝饥”;85岁时作《读书》:“少从师友讲唐虞,白首襟环不少舒。旧谓皆当付之酒,今知莫若信吾书”等,抒写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与爱书情怀。

老境惟存一束书

在“放翁的读书世界”专题展上,可以看到很多与陆游读书相关的古籍文献。

比如《家世旧闻》一卷,明万历刻本。这是陆游撰写的一部笔记,成书时间约在南宋淳熙三年至九年(1176—1182)间。书中记述高祖陆轸、曾祖陆珪、祖父陆佃、叔祖陆傅、父亲陆宰及外家唐氏之轶闻旧事。部分史料为此书仅见,对研究宋代制度以及陆游的家世来说,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放翁题跋》六卷,清光绪四年(1878)仁和葛氏刻啸园丛书本。该书辑录放翁生平所作题跋,其中相当数量为藏书题跋,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得书经过、辨书籍真伪、评版本优劣、论校勘水平、论装帧好坏等,体现了陆游较完备的藏书思想体系。而他运用题跋记录收藏和鉴别图书的过程、结果与感想的方式,为后代藏书家继承和发扬,形成藏书文化中的一道独特景观。

《陆放翁全集》六种,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清初毛扆增刻汇印本,该书为明末著名藏书家毛晋所刻,内容包括《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书》十八卷、《老学庵笔记》十卷、《放翁逸稿》二卷、《家世旧闻》一卷等。其中,汲古阁本《渭南文集》的面世,集明代诸本之大成,是陆游文集的权威版本。

《剑南诗钞》六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毗陵杨氏刻本,这是清代最流行的陆诗选本。书中共选陆游五言七言古体近体诗2200余首,不仅包含大量陆诗经典名作,也含有不少其他选本较少收录的作品,尤其以五言诗为多。编选者杨大鹤,字九皋,号芝田,江苏武进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诗文书法俱工。

《入蜀记》一卷,清乾隆至道光间长塘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刻本,这是陆游的入蜀日记,记载了作者在南宋乾道六年(1170)自山阴赶赴夔州通判任所的详细经过,刻画了长江沿岸的山川形势,对历史遗迹如数家珍,堪称游记文学的典范。任职期间,陆游更是广泛搜集购置蜀中善本,大大丰富旧藏。

《老学庵笔记》二卷,清宣统三年(1911)扫叶山房石印本,这是陆游晚年退居山阴在镜湖边所做笔记,“老学庵”是其书斋,取师旷“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之语。该书记载了大量的逸闻轶事、风土民情、奇人异事,考辨诗文、典章、舆地、方物等,内容多为作者亲历、亲见、亲闻之事,或读书考察的心得,笔调流畅,行文活泼,是宋人笔记中的杰出之作。

《渭南文集》五十卷,为民国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明华氏活字本影印本,该书是陆游于晚年亲自编定并命名的文集,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陆游幼子任溧阳知县,始刊刻于学宫。明弘治十五年(1502)无锡人华珵据嘉定本以铜活字摹刻印行,基本保留原本风貌,是现存明代诸本中较重要的一种。

陆游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今存9000余首,内容丰富,风格或抒发政治抱负,雄浑豪放,或叙写日常生活,清韵雅逸。其诗稿在宋代几经结集,流布天下,宋淳熙刻本乃现存最早传本。《新刊剑南诗稿》二十卷,是2003年据宋淳熙十四年(1187)严州郡斋刻本影印本。

“少年曾纵千场醉,老境惟存一束书”,这些古籍文献是陆游对人生与读书的深刻思考。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童 波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