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市区公园多处景点标识错误,回应:将会更正

2025-05-21 10:15

来源:

绍兴有句老话叫“冬瓜兜到豆棚里”。近日,有市民反映,绍兴市区蕺山公园上面的一些景点譬如文笔塔、冷然亭等都被“搬”到府山公园去了,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午,记者来到府山脚下的西园,只见中心池塘边树立着一块“古城故事汇——庞公池故事”的标识牌,市民郑师傅和记者说,用手机对着古城故事汇的二维码扫一扫,就会跳出来“绍兴有戏——绍兴古城故事汇”的首页,往下移动就出现了介绍庞公池的故事,上面写到:庞公池是府山脚下的一口池塘,山上原有王家塔、府山亭、董昌生祠、三范祠、北天竺等很多历史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山中古迹大多被毁,仅有摩崖题刻等少许得以保存。现在,山上已经修复的主要建筑物有文笔塔、府山书院、府山亭、冷然池与冷然亭等。

市民 郑师傅:我网上看到庞公池的一块牌,里面的内容都弄错了,冬瓜兜到豆棚里,我觉得好玩就来看一下。

市民 金师傅:本来都是蕺山公园的景点,往这边移过来,这不对的,要稍微更正一下。

金师傅说,他带着小孩经常到府山脚下的西园逛逛,也听到一些游客对“古城故事汇”的内容提出疑问。随后,记者联系了文史专家那秋生。那秋生来到现场查看后表示,蕺山山顶的文笔塔与府山飞翼楼、塔山应天塔成三塔鼎立之势,构成绍兴古城上空的美丽风景。

文史专家 那秋生:把蕺山上的风景,放到了西园里来。明明是蕺山书院,它写成了府山书院,具体的景点张冠李戴,完全搞混淆了。

那秋生说,除了把蕺山公园的景点“搬”到府山公园有误外,庞公池的介绍也有问题。

文史专家 那秋生:这个庞公池来历没有讲(清楚),乱编所谓的神话故事,一个老人碰到了仙人,因为他做好事,给他一个回报,荒唐,庞公池是真实的,有人物原形的,有历史记载的。

那秋生说,庞公池是为纪念庞玉而成名的,庞玉出是唐代第一任越州太守,他在越州任职期间,对百姓施以仁义,为老百姓治水,改造乡土,保护一方平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庞玉去世后,越州人民感谢他的恩德,就在府山西南脚下建城隍庙,祀庞玉为“城隍神”,城隍庙的位置就在现在的越王城,府山下的池塘就叫庞公池。

文史专家 那秋生:这个庞公池与府山的城隍庙实际上是相连的,是相连的。

记者在百度百科以及绍兴市旅游资讯网(官网)上查询“蕺山”,发现对蕺山介绍中有2句话与庞公池故事的文字介绍几乎一模一样。于是记者把“庞公池故事”内容有误的情况,反映给了绍兴文广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会核实更正。

市民 郑师傅: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很厚的,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文史专家 那秋生:我也希望这样的标识牌,一定要把这些错误纠正过来,让大家真正的了解绍兴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立云 编辑:姜京和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