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海关给予辅导,帮助我们企业恢复信用,经营步入正轨。”近日,诸暨一家铜加工企业收到了海关的《准予信用修复决定书》,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信用修复为新的起点,切实加强进出口业务合规经营,谨防误入失信歧途。
据悉,该企业由于违反海关监管规定,去年4月被认定为失信企业。绍兴海关立即将企业列入重点帮扶名单,在送达《失信企业认定书》时,当场向企业宣讲了信用修复政策。此后,绍兴海关通过“面对面”帮扶等形式,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进出口政策要求,全流程跟进企业纠正失信行为,实现合规管理。
海关“信用修复”分“依申请修复”和“海关主动修复”两种情形。前者指的是未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失信企业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并符合相关条件后,向海关书面申请信用修复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情形。后者是指失信企业连续2年未发生失信企业认定标准规定情形的,海关主动对其作出信用修复决定。
诚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绍兴海关主动作为,围绕企业失信原因和生产经营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合规经营指导,助力企业重塑信用。同时,进一步畅通容错纠错“绿色通道”,合规管理主动纠错企业,避免或减少因工作疏忽等非主观故意导致企业信用降级。今年,绍兴海关已指导2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旭东 通讯员 陈丽娜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