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工作人员在日常市容环境巡查时,发现斗门街道汤公路上窑村存在垃圾随意堆放、杂物乱摆的情况,不仅影响周边生活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巡查人员当即联系环卫部门,调配清洁车辆和人员,对垃圾杂物进行清理。短短半天时间,该区域面貌一新,村民纷纷点赞。
这是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推进清洁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深入贯彻全市清洁城市“410行动”推进会议精神,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紧紧围绕“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目标定位,扎实推进清洁城市建设行动,以“三强化”为抓手,切实提升新区市容环境品质。
为了强化责任落实,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研究制定《滨海新区深化清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及配套任务清单,将10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责任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涉及对象以及时间节点。同时,出台《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工程渣土管控行动实施方案》《城镇燃气提质方案》《市政绿化管理工作机制》等具体配套方案,从垃圾分类、渣土管控、燃气安全到市政绿化,全方位为新区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清晰的计划,构建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积极探索“一支队伍管到底”的综合治理模式,以“410行动”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市容整治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三大专项行动。立足区域特色,该局提出打造“滨海清洁大道”“沥海清洁园区”“斗门清洁街区”“马山清洁广场”“孙端清洁乡村”五个特色亮点,形成“一街一特色、一域一亮点”的创建格局。这些特色亮点通过示范带动,推动清洁城市建设由点及面、全域提升,让新区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在强化巡查管控方面,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构建“人防+技防”监管体系,整合多平台资源,实现全时段、全领域动态监管。今年以来,在市容整治方面成绩斐然,该局累计出动巡查人员3876人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456处,清理垃圾堆场132处(约1148吨);开展渣土车整治行动29次,查扣车辆47辆,办理抛洒滴漏案件41起,处罚金额20.78万元;劝离取缔流动摊贩4000余起。在城市运行安全方面,完成桥梁检测238座,整治起伏不平城市道路2公里,整治利用桥下空间17处,整治易涝隐患风险点27处,燃气用户金属软管更换覆盖率达98.7%。
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责任落实机制,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不断丰富特色亮点创建内涵,拓展示范带动效应,全力打造更加整洁、美丽、宜居的滨海新区,为“产城人文融合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芳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