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引种的古稻品种增多,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张良福开始关注这些稻米的营养价值。由于网上找不到古稻米营养成分的相关资料,他决定自己去一探究竟。
今年3月,张良福选取两个品种送往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营养成分,结果令人吃惊:镁元素、烟酸和烟酰胺总含量等主要成分,分别比普通大米高出3—10倍。“我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大米中的这些成分对心脏健康有益,这也是我引种古稻米的原因之一。”张良福说,如果这些古稻米能促进健康,这些年的辛苦就都值了。
为了让好水稻变成好米饭,张良福下足了功夫。3年来,他坚持人工收割,脱粒后再经太阳翻晒,以保持米中胚芽的活力,做到随碾即蒸,确保“活米”下锅;储存稻谷时采用真空密封小包装,既能防潮,又能留住米香,实现即开即煮,饭香四溢。
平日里,张良福会把自己种植古稻米的视频发到网上,既是分享劳动成果,更是为了推广。“如果有人想种植,我会无偿提供种子,并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希望更多人能吃到这些营养丰富、口感香糯的稻米。”张良福说。
最让张良福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引种工作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超级水稻试验基地的负责人,王化永连续9年承担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先后4次创造超级稻连片种植世界最高产纪录。“他看到我发在网上的视频,主动来加我的微信。”2023年,王化永想试种古稻米,张良福立即寄去谷种。
王化永专门划出40平方米水田种植古稻米,可惜在成熟期,稻谷遭受鸟啄,又发生倒伏,最终只收获了5公斤多。“他说,古稻米确实好吃,今后还会找机会再种。”张良福告诉记者。
“这3年多的种植历程,是我古稀之年的一次创新、一场历练,更是水稻对我执着努力的最好回报。”张良福感慨道。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