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退休后做起“古稻梦”

2025-05-20 17:27

来源:

退休前,张良福曾在乡镇担任分管农业的副镇长。20世纪80年代,他负责甘霖镇孔村百亩丰产方试验,助力甘霖镇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水稻吨粮乡镇,当时受到省政府的嘉奖。

“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肯定留存着不少古老稻种,如果能挖掘出来,这是一件大好事。”退休后,他的“职业病”又犯了,做起了“古稻梦”。

2021年10月,张良福上网时偶然发现,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种千年古稻香禾糯,据说是当地山民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古老稻种,米质优良,米饭香气四溢,口感绝佳。出于好奇,他网购了3公斤香禾糯稻谷,然而打开快递却大失所望,里面竟是一包谷壳。沮丧之余,他本想直接丢弃,可仔细查看后发现,谷壳中还残留着少量饱满谷粒。他用清水小心翼翼地漂洗,最终得到约50克谷粒。进一步分辨发现,谷粒有长形、圆形之分,剥壳后更是惊喜地看到红、白、黑3种颜色的米。

他如获至宝,将这些“宝贝”妥善收藏,准备来年试种。

次年3月,到了水稻催芽播种的时节。面对手中仅有的50克种子,如何让它们顺利发芽成了一大难题。“浸泡48小时后的种子,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30—35℃才能发芽,可家里没有专用的种子催芽保温箱。”就在张良福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灵机一动:我的身体不也能当保温箱吗?说干就干!他用塑料袋包好种子,贴身放在内衣里,再套上外套,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般,24小时不离身。功夫不负有心人,30小时后,种芽“破胸而出”,他成功闯过了催芽关。

接下来的育苗环节在阳台进行,他在晾衣架上放置泡沫箱当作育秧盘。一个月后,将秧苗移植到室外。10月中旬,水稻顺利进入蜡熟期,稻穗低垂,迎风摇曳,景象壮观。其中有一株水稻尤为突出,穗大粒多,谷粒饱满,堪称难得的单株。他为其单独套袋,精心呵护。11月上旬,谷粒基本成熟,这株水稻的一个稻穗长达33厘米,共有360粒,实粒320粒,结实率高达90%,他将其珍藏起来,准备来年单独种植。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