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肥胖会导致肝脏在应对饥饿时出现代谢功能紊乱,但肝脏分子网络的基础结构仍保持完整。这项突破性研究为理解代谢过程提供了新视角,成果发表于《科学·信号传导》(Science Signaling)期刊。
生物体依赖能量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而饥饿是对稳态的极端挑战。作为代谢核心器官,肝脏需精确调控分子活化的时序以应对能量短缺。此前,由于缺乏全面的时间序列数据,学界对肝脏分子协调机制的认知存在空白。
研究人员对比了健康与肥胖小鼠的肝脏功能,发现两者枢纽分子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健康小鼠体内存在能量调控关键分子ATP和AMP,而肥胖小鼠体内却缺失这些分子。进一步分析表明,肥胖小鼠的分子网络结构并未受损,但肥胖导致代谢反应的时间协调性被破坏。健康肝脏中,枢纽分子能快速响应饥饿,形成有序的时序调控;而肥胖肝脏中,这种协调性完全丧失。
该研究结合了分子网络结构与时间分析,为代谢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未来,这一框架可拓展至进食状态及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代谢网络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来源:网易新闻、《赛特科技日报》网站
作者: 编辑:冯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