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明朝绍兴府山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赴京考中进士。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提倡“慎独”“诚意”,是继王阳明后一代儒家殿军。刘宗周一生经历坎坷,虽入官场数十年,却屡次遭受打击,后创建蕺山学派,培养出黄宗羲等著名弟子。他一生正直守节,不畏权势,忠信双全,且勤奋学习、勤俭生活,因此被乾隆皇帝评价为“一代完人”。
从史料记载看,在老城区内,刘宗周居住地至少有4处,具体包括西街18号、西小路3号、水澄里(今城市广场北)和延安路西端,前两处尚存。值得一提的是,西街18号是他居住和讲学之地,且时间较长,虽然发现较迟,但影响力日渐突出。
如何讲好刘宗周的故事?我市多位文史爱好者表示,要充分依托两处台门,尤其西街18号台门是刘宗周讲学和学术诞生之地,又与现有的蕺山书院毗邻,可借助王羲之纪念馆兴建之机,把该台门纳入其中,融合成一个整体,打造讲学、研学、廉政教育等一体化场景,既能丰富街区名人文化资源,又能更直观地展示刘宗周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品质。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