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在全国助残日前夕,滨海新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月的晨光中,滨海新区马山街道世纪街社区活动室内花香浮动。20余名残疾母亲在花艺师指导下,将康乃馨、玫瑰等花材精心组合成错落有致的“感恩花篮”。为满足肢体障碍者需求,活动特别提供花器固定辅具与短茎花材,并通过“理论+实践”教学模式,让每位参与者都能体验创作的喜悦。
这场“以花为媒·绽放生命”主题插花活动,正是滨海新区助残服务精准化升级的生动缩影。为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参与感与幸福感,近期,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残联线立足实际,联合各街道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助残活动,用精准服务满足不同残疾人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斗门街道,一场主题公益观影活动让180余名残疾人及家属沉浸在爱的暖流中。活动现场,大家共同观看了由30位听障演员出演的暖心影片《不说话的爱》。这场观影活动,不仅为听障群体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理解。
漫步千年时光长河,触摸历史文化肌理。沥海街道将课堂搬进文化场馆。20余名残疾人借助无障碍设施,在上虞博物馆近距离观赏唐宋瓷器,在中华孝德园感悟舜帝孝德精神。一位参与者感慨道,平时因出行不便,很少有机会走进这样的文化场馆,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开阔了眼界,更让大家领略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孙端街道,10余名残疾人在街道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来到迪荡湖湖心岛开展了一场充满趣味的春日研学活动。在“植物拓染”环节,学员们将各种树叶精心敲击成画,手帕上渐渐拓染出独特的春日印记;“套蔬菜”互动游戏中,大家相互配合,在欢声笑语中深化了团队协作意识;春日课堂上,蒙眼嗅辨花香、草腥、泥土芬芳的独特体验,让残障人士从多个维度感受春天的气息。
此次4个街道联动开展助残活动,累计惠及残疾人200余人次。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动助残服务从“普惠性”向“精准化”升级,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铁琴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