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漏、尿失禁,67岁的王阿姨从来没想过,这些难言之隐居然和子宫脱垂等疾病有关。近日,这个困扰她多年的疾病,通过家门口的机器人手术得到根治。这背后,正是得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妇科团队带来的一场技术革新。从盆底功能障碍到妇科恶性肿瘤,从生育力保护到疑难病症治疗,一系列先进微创技术,正在造福更多的绍兴女性患者。
本期“打造区域医学新高地 共建共享越健康越幸福”栏目,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妇科,揭秘这些新技术。
家门口看难以启齿的病
对许多女性来说,盆底疾病带来的困扰既私密又折磨人。王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长期饱受其苦。5年前,轻度尿失禁悄然降临,起初只是在咳嗽或大笑时出现漏尿。然而,近两年来,病情逐渐恶化,走路时尿液渗漏成为常态,还带来子宫脱垂。这让热爱广场舞的王阿姨不得不远离社交活动,“每次出门都得穿尿不湿,感觉自己像个‘病号’,太不方便了。”这种难以启齿的痛苦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
转机出现在几个月前。她在女儿陪伴下,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妇科就诊。经病区主任刘金炜团队详细检查,确诊其为重度盆底功能障碍合并子宫脱垂。面对这一情况,医生建议她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盆底重建术。“听到要手术,我一开始很犹豫,怕伤元气,怕恢复不好。”王阿姨坦言。但在医生耐心细致讲解下,了解到机器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她最终鼓起勇气选择了手术治疗。
手术不到两个小时,修复完成。术后第二天王阿姨下床活动,一周后顺利出院。
刘金炜介绍,越城院区妇科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平移”过来的,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传统的盆底脱垂手术,需要较大切口,恢复周期漫长。而现在,借助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医生拥有了高清视野,操作更为灵活精准,能够进行精细缝合,术中创伤大幅减小,术后恢复也大大加快。
大病不出市患者少跑腿
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医疗服务,吸引了大量周边患者。刘主任指出,不少患者在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时,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或者羞于就诊,往往延误病情。针对这一现状,妇科团队不仅专注于提供先进的治疗手段,还积极加强科普宣教。
而在治疗方案选择上,团队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那些因害怕手术而延误治疗的患者,推出了一系列保守治疗方案。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以张女士为例,她长期被轻度盆底功能障碍困扰。由于工作繁忙,且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一直拖延治疗。来到越城院区妇科后,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建议先进行盆底肌训练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张女士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除了盆底疾病,其他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也成果斐然。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等良性疾病治疗中,妇科微创手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在越城院区妇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正在办理出院的陈女士。这位42岁的企业高管刚接受完宫颈癌根治术,手术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脐部切口完美隐藏。“本来打算去上海,没想到家门口就有同样水平的手术。”陈女士说,省城医院的到来,省去了她很多麻烦,真正实现了少跑腿、不出市的就医便捷。
大咖说健康
从“治病”到“防病”
“很多人认为盆底问题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孕产因素、长期便秘、肥胖等都可能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问题。”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寿华锋表示,近年来,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年轻女性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比例逐渐增加。日常生活中,女性应注重盆底肌的锻炼,像凯格尔运动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负重、剧烈咳嗽等对盆底造成压力的行为。定期妇科检查更是重中之重,早期发现问题,通过非手术手段干预,能够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寿华锋强调,女性爱美,更要学会爱自己,学会自我健康管理,真正实现从“治病”到“防病”的转变。在女性恶性肿瘤综合治理上,现在的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已经实现了很多疾病的早诊断和综合管理。以他们医院为例,目前,从术后恢复、营养支持到心理疏导,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已取得显著成效。
除了治病就医,对于女性自身而言,也要更加注重自我管理。因为通过早筛早诊早治,很多宫颈及阴道疾病可以被有效预防和治疗。比如,宫颈癌就是全球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建议所有适龄女性定期进行HPV筛查和TCT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细胞尽早干预,避免发展成宫颈癌。”寿主任提醒。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