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派出所名列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和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百官派出所扎根上虞主城区,75载初心如磐,走深群众路线,做实为民服务,先后获全国公安机关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先进集体等部、省、市级荣誉百余项。
百官派出所正以主防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着“警民同心”现代治理智慧的平安答卷。
辖区事“百管”
“小司令”串起共治线
百官派出所位于上虞区中心城区,日均处置警情55起,辖区有近20万人口,占上虞全区治安总要素的73%左右。辖区纠纷复杂、隐患复杂、场所复杂,呈“三多三杂”的特点。
其中,噪声警情曾一直居高不下。辖区有个广场舞队被附近居民、学校报警高达15次,舞队和居民的关系一度剑拔弩张。怎么办?派出所充分运用“共治”理念,利用网格员“情况熟、人头清”优势,对领舞人进行多次耐心劝说,舞队自愿转移到宽阔无人的场地。该模式随即被推广到辖区22处广场舞警情多报点,159名网格员积极做通群众工作,整合零散的舞队,由派出所协调场地、配发定向音响。经过半年实践,广场舞噪声警情同比下降了72%,由此形成的“警网共同体”和“城区宁静型”噪声治理做法还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肯定。
在噪声问题“破题”的基础上,百官派出所进一步推动“警网共同体”向基层治理全领域拓展。推进双网合一,辖区20名网格警长全部兼任村社副书记,74名网格警员担任网格党组织委员,使警务网格融入综治网格。推动百官街道明确了网格职责体系,日常由网格员管“家长里短”,民警抓“专业处置”,紧急时由民警变身“指挥官”集中力量处置急难险重任务,实现了1+1>2的效果;创新双室合一,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立警网调度室,每周组织平安办、应急、消防等条线会商调度,实现了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和街道警网调度室的信息共享、难事共商。推动街道成立16人的非警务类警情处置队,非警务类警情处置队24小时“接单”,95%的民生诉求能在两小时内解决;引导三管合一,由社区民警当“小司令”,串起了“虞城物联会”等义警组织4支240余人,吸纳92名外卖骑手成为反诈宣传员。引导网约房、娱乐场所、KTV等成立行业协会,指导制定9大行业规范,开展“红黄蓝”三色评估,对红色场所停业整顿,倒逼自律。形成分内事公安主责管、复杂事政府共同管、小微事群众自助管,确保群众关心的事“有人管”。
去年夏季的一天,社区民警郑建彪的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预警提示:“15岁的小林多次出入万达商圈酒吧、网吧,连续3天未到校,失管风险:高危。”老郑心里一紧,立即赶往小林家,不料吃了闭门羹。但他没有放弃,在小林常去的网吧蹲了两个小时,终于“守到”小林。原来,新居民子女小林因为怕别的同学嘲笑他“问题少年”,才不肯去上学。第二天,老郑特意带上一个崭新的“义警”袖章,对小林说:“只有肯上学、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才能戴上,你想要吗?”小林眼中闪着泪光,拉着老郑的手连说谢谢。小林不仅重返校园,还主动争取当上了班委,上学期期末被评为了“三好学生”。
这得益于派出所自研的“识别精灵”。通过8类数据碰撞,一旦发现新居民子女有失学失管风险,即时预警推送给社区民警,同步联动学校、社工、家庭组成“护苗小组”。今年“识别精灵”已经协同帮扶像小林这样的未成年人22名。
派出所将智慧化思路用在了方方面面。夏季溺水风险突出,派出所去年以来已在百官河道布点52个AI摄像头,运用防溺水智慧管理平台,自动识别落水事件,推送给就近的巡逻民警、网格员和志愿者,抢抓“黄金8分钟”,已经成功救起11名落水群众。
一系列创新实践,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铸警魂“百冠”
淬炼锻造排头兵
百官派出所有一面荣誉墙:94项集体荣誉、8项集体功、数百面锦旗。派出所的二级英模、“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姚阳潮18年如一日奋战在接处警一线,创造了处警3万余起无一投诉的纪录,2014年他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他还带动涌现了二级英模陆纪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顾刚均等一批先进典型。
成绩背后,是派出所摸索出的“姚阳潮式民警”培育机制——在“廉韵百官”党建品牌引领下,派出所的训练角每天都有人剖析法律难点,每周有岗位能手上台讲课,还要求新警必须随老姚同志出一次警。身边的榜样、身边的故事,比什么教材都管用。所内实行执法工作量化积分制,明确谁执法积分高,谁就优先提干评优,10名青年民警因表现突出立功受奖,16名青年民警成为业务专家,大大缩短了新警成长的周期。派出所更把暖心警营做到实处。民警有急事,所领导带头顶岗补位,民警长时间执勤,所领导下达“强制休息令”,还定期安排专家坐诊、开办深夜食堂、提供减脂餐等,单位成了大家温暖的家。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