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越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在越城区职工服务中心首次审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庭审后,法官联合工会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最终促成双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高效化解了此次纠纷。
为何法院将法庭搬进了职工服务中心?原来去年年底,越城区总工会与区法院、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深化联动协作,在职工服务中心原有“共享法庭”和劳动争议调解室的基础上,新增劳动仲裁派出庭与劳动争议审理功能,进一步整合资源,“两室两庭”一站式、一体化的实体运作模式正式形成。
提供一体化法律服务,正是我市积极推动新时代劳动领域“枫桥经验”工会实践的缩影。发生劳动争议,如何让职工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了事、解得了结”?近年来,市总工会立足预防、立足法治,创新工作载体,挖掘打造自身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特色亮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会+”劳动领域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形成了“访调裁诉”全链闭环、全域铺开、多元协同的工会新“枫”景。
在市总工会的推动下,目前全市6个县级职工服务中心正不断完善劳动争议“预商调裁诉援执”等“7+X”一站式功能,103个镇街工会服务窗口进驻社会治理中心,形成“首问负责制”和平台联合、信息联通、受理联动、案件联办、队伍联建“五联”工作制。同时,我市在100个已建成和120个建设中的工会驿站全部设置“越工驿站普法角”,有条件的工会驿站还设置了劳动争议调解室,并设立一批工会“流动法律服务公交”。
合理的分配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点环节,我市各级工会全面推广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加快建立“技高者多得”薪酬激励导向,推动企业和职工实现“双富裕”“双提升”。此外,还推广“越温暖·城市困难群众智能感知”场景、引导和孵化法律服务志愿队、建立劳动关系监测点等措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队伍。
去年,《绍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五年规划(2024—2028年)》发布,明确将劳动关系领域列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深层面发展的8个重点领域之一。市总工会有关人士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强化劳动领域法律法规执行,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示范点培育和“工会+”协作联动机制建设,努力把劳动关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