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种社交癌,别再默默忍 产后漏尿,精准诊断是关键

2025-05-16 07:51

来源: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被称为“社交癌”。数据显示,我国约有2亿女性患者,成年女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率高达40.5%。漏尿、尿频、疼痛,这些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不可言说的痛。

“尽管盆底疾病影响许多女性,但就诊率很低,诊断率也很低,病情容易延误,很多人因此默默忍受终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建华表示。

38岁的谢飞(化名)是一位二胎妈妈,产后3个月便重返瑜伽课堂,想要尽快恢复身形。然而每次倒立、深蹲后,她都会感到小腹坠痛,甚至出现漏尿。

两年间,谢飞辗转北京、上海多家三甲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接受多次电磁刺激治疗、盆底肌训练,却始终无效。谢飞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浙大邵逸夫医院李建华团队。

查体结合盆底肌超声发现:谢飞的盆底肌存在深层撕裂伤,同时伴有闭孔内肌(髋关节稳定肌)损伤。

“盆底肌像一张‘吊床’,维持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等脏器的正常位置和功能,而闭孔内肌是‘侧墙支架’,两者共同维持骨盆稳定。”李建华说,谢飞的漏尿不仅是由于盆底肌松弛,更因瑜伽练习时的错误姿势,损伤了闭孔内肌导致运动牵拉痛,单纯治疗盆底肌无法解决病因。

在康复领域深耕多年,李建华也发现了一些行业问题。以产后女性的盆底康复治疗训练为例,很多人的概念里,这种康复就是做几次生物反馈或者进行凯格尔训练,“实际上,这样的生物反馈并不适合所有的盆底问题,有些可能需要手法康复,有些可能需要针灸治疗,有些需要体外冲击波等,需要先辨别病因。”

实际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个大概念,不只是产后女性才中招,甚至它也不只是妇科问题。间质性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等带来的尿失禁,直肠癌手术以后的便秘、大小便失禁,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直肠肛门痛都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据《钱江晚报》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