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人合住一间,冰箱、洗衣机都有。”5月12日下午,21岁的王洋带朋友参观他的“新家”——滨海新区望海公寓一间干净、舒适的房间。看着眼前明亮温馨的屋子,王洋的朋友们羡慕不已。
今年初,大专毕业生王洋告别家乡贵州,来到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工作。起初他担心在此工作生活离家太远,找不到归属感。然而在看了公司提供的员工宿舍后,他当即决定留下来工作。
“我们公司有82名新招聘的员工住在这里,这多亏了马海工业社区的帮忙。”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马海工业社区协调对接下,公司以优惠的价格租下该公寓,助力企业解决拴心留人的问题。
作为绍兴滨海新区工业经济“主战场”,8.6平方公里的马海工业社区集聚了290余家企业,近1.2万名员工在这里工作、生活。这两年,马海工业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服务升级,切实为企业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需求,将社区建设成一个“温馨的港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新的儿歌,大家跟我一起唱……”5月11日上午,在马海工业社区的“小候鸟”周末托管班,托管老师正带领孩子们一起学唱儿歌,孩子们边唱边拍小手,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解决企业员工带娃难题,2023年,马海工业社区办起公益暑托班。“我们走访发现,有些企业员工周末要加班,孩子无人看管,‘周末托管班’就此应运而生。”马海工业社区专班负责人吴城奇说,2024年,马海工业社区工会联合会成立,引导第三方托育机构入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门帮助企业员工解决暑期和周末带娃难题。目前周末托管班已经办了9次,孩子们不仅可以在托管班玩积木、听故事,中午还管饭。
为提升企业职工技能,去年,马海工业社区工会联合会开设了“工匠学堂”。截至今年4月,已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课程12期,共计40课时,500余人次受训,102人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与此同时,马海工业社区工会联合会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办了第一届“嗨BA”男子篮球赛、“幸福马海 共享未来”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吸引近千名职工参与,进一步丰富了职工的文体生活,满足了企业职工8小时外的休闲娱乐需求。
如今,马海工业社区户外工作者的获得感也与日俱增。去年5月,马海工业社区工会“驿站”提档升级,“驿站”可利用面积扩大至200平方米,辐射范围达8.6平方公里,让周边环卫工人、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能在这里享受饮水、就餐、充电等服务。
“我们不断升级服务内容,让生活在工业社区的职工,过上和城市社区一样的生活。”吴城奇说,我们的目的是让企业员工有归属感,让大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生活,共同为建设马海片区添砖加瓦。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单元,一个关乎生产,一个关乎生活。作为绍兴市首个工业社区,马海工业社区在基层治理的“试验田”上积极创新,秉承“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的理念,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工业集聚区社区化治理新路径,构建起以工业社区“大党委”为核心,多方共治的工业社区治理模式,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政企之桥”,为全市乃至全省工业片区社区化服务输出“滨海经验”“绍兴样板”。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侯 嫣 通讯员 史卓艳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