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由华立集团投资建设的中亚华塔工业园已经完成首批入园企业的签约。园区全部开发完毕后,预计可容纳近百家企业入驻,为当地创造超1万个就业岗位。
“‘地瓜经济’理论指引了浙江民营企业快人一步,以全球眼光谋划长远发展。”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说,目前华立产品和服务销售至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个生产制造基地分布在全球多地,此外有“三大三小”境外工业园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合作,加快成长为扎根中国、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目前,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他们就像地瓜的藤蔓向世界各地延伸,汲取着阳光、雨露和养分,在广泛的合作共赢中助推浙江经济持续壮大。
支持龙头企业海外并购,“跨境电商+海外仓”服务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海外产业园为载体“借船出海”,以建设总部经济园区引领企业全球化布局……经过多年发展,“全球的浙江”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
浙江省商务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浙江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超1.4万家,对外投资备案额1448.8亿美元,覆盖153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青山、吉利、海亮等“世界500强”企业。
全面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合作,2024年在巴黎成立科技创新中心、整合全球研发资源,今年与国际顶级原料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优质原料……营收已经突破百亿元的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更广泛的“走出去”与“引进来”,驱动发展迈上新台阶。
企业董事长侯军呈坦言,只有更高水平的开放,才能真正与国际大牌同台竞争,不断接近“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的战略愿景。
锚定“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切实增强“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
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浙江在“地瓜经济”理论指引下,坚持向开放要空间,放眼全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地处印度尼西亚北加里曼丹工业园区,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引领投资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达到86.24亿美元,支撑企业向上游延伸产业链,构建国际化跨境供应链。
“‘藤蔓’越伸越长,‘地瓜’越种越大。”浙江省政府咨询委特邀委员、研究员刘亭表示,“地瓜经济”理论彰显时代生命力,正在引领我国在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应对挑战、把握机遇。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