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社区书记把脉,乡里乡亲线上握手言和

2025-05-14 16:58

来源:

“我感受到,‘信任’的力量很强大。”近日,迪荡街道洞桥社区党委书记陈芳芳成功化解一起装修合同纠纷案,兴奋地向记者发来“捷报”。原来,因为一笔4000元的装修款至今未付,装修工和业主剑拔弩张,准备对簿公堂。不过,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经过陈芳芳这位社区党委书记的“线上”调解,最终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陈芳芳说,纠纷之所以成功化解,来自大家对越城区村社书记解纷团的信任。

事情得从潘师傅家的公寓房装修说起。装修工顾师傅和潘先生本是乡里乡亲,都是沥海街道人。正因如此,去年年初,潘先生委托顾师傅帮他装修一套安置小区的公寓房。双方约定,待装修完毕后再结算全款。去年3月份,房子装修好了,还剩尾款4000元,双方约定于当年7月份支付,潘先生出具欠条一张。然而,直至今年潘先生还没有付尾款。顾师傅多次催讨未果后,于今年3月一纸诉状将潘先生告上了法庭。

那么,这位社区党委书记陈芳芳为何管起了这桩“闲事”呢?去年,越城区村社书记解纷团成立,陈芳芳成了书记解纷团一员。今年4月初,越城法院收到顾先生诉求予以立案后,承办法官了解了案件情况,考虑到双方并没有多大过节,便有意委托村社书记解纷团做工作,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一任务便落到了陈芳芳手里。“为了一笔4000元的欠款打官司,我也觉得没必要。”陈芳芳说。因为法官给予的信任,她也有心“管”起了这茬事,“脑补”这类纠纷调处需要注意的话术。

多年的社区工作经历,让陈芳芳对处理各种邻里间鸡毛蒜皮的事已颇有经验。但是要取得素未谋面的双方当事人的信任,显然并不容易。4月8日,她打通原告顾师傅的电话时,便先碰了一鼻子灰。“对方一开口便要‘法庭上见’,并坚决表示‘不撤诉’。”陈芳芳说,半天劝说下来,她很快摸清了顾师傅的心思:不为钱,就为一口气……

那么,站在被告角度,4000元尾款为何不肯付呢?经过和潘先生的一番沟通,她很快意识到症结所在。原来,潘先生早就准备按约定时间支付尾款,但顾师傅一直没有急着来拿尾款,而潘先生在查看新装修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电线裸露,地砖凸起。除装修外,顾先生原先承诺“负责外租”,因为市场行情走势,一直没有兑现……综合这些因素,这笔尾款潘先生仅愿意支付2000元。

接下来的10多天时间里,陈芳芳绞尽脑汁。从认真听取双方诉求、安抚双方情绪,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双方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情绪激动、各执一词、互不退让,到后来慢慢“松口”。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解开了心结,达成一致意向,潘先生结付3000元尾款,顾师傅当场撕毁欠条,同意撤诉。

最后,3000元的尾款通过陈芳芳这位“中间人”的微信转给了顾师傅。对于这起纠纷,陈芳芳说:“我和当事人双方都没有见过面,能够通过线上聊天把矛盾化解,我心里还蛮有成就感的。”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