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上虞区陈溪乡小陈岙村溪隐药材基地的一大片竹园里,10多名村民猫着腰,将一株株三叶青幼苗植入特制定植篮,以便整株起获出售。基地负责人倪满乾说,三叶青种植时间越久越金贵,现已成了当地的致富药材。
地处四明山麓的陈溪乡,共有8个行政村,是远近闻名的省级生态乡。大山深处,到处是野生中草药。“首乌、黄精、五加皮等野生中草药都有分布,大山里蕴藏财富。”绍兴市中草药非遗传承人、浙江王壹堂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柱说。
今年初,陈溪乡提出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打造万亩中草药基地,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我们以‘一村一品’构建‘一园四区’产业格局。”陈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徐燕告诉记者,“一村一品”就是太平山村黄精,小陈岙村三叶青,干溪村浙贝母,塔溪村石斛,陈溪村、虹溪村、陈家岙村和夏家岙村白芨等,错位发展;“一园四区”即黄精精品示范园,配套种植、加工、研学、康养四区。基地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年均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不仅能鼓起村民的腰包,还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和着乡里打造万亩中草药基地的节拍,从陈溪乡走出去的倪满乾,完成了从工程从业者到返乡农创客的蜕变。他与小陈岙村达成共识,打造溪隐药材基地,推行“土地银行+技术托管+风险共担”合作模式:村集体通过土地整治入股,占股20%,企业负责种苗采购、标准化种植管理,并将毛利润的20%反哺村集体,种苗公司保底回收。这种机制既保障村民稳定收益,又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共同富裕的种子正在竹林深处萌芽。
与小陈岙村相毗邻的太平山村,抢喝种植中草药头口水,并尝到了甜头。
走进太平山村,竹园里、坡地上,到处是郁郁葱葱的黄精。共富工坊里,“九制”黄精及衍生产品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清香,不少游客正在参观购买。该村引进农创客,通过“整村流转+无运营费保底分红”模式,培育长梗黄精45万余株,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去年,黄精产品的销售额首次突破20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8万元。
青山翠谷间,这些“本草明珠”正串珠成链,构建起独具辨识度的陈溪乡中草药产业矩阵,绘就一个生态共富版图。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