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浙江正式进入汛期。连日来,绍兴滨海新区多部门积极行动,部署开展防汛应急实战演练、排水管网清淤检测及海塘闸口开闸预泄等工作举措,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5月9日上午,滨海新区2025年度防汛应急演练举行,袍江、江滨两支应急抢险队伍成员及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人员共40余名抢险骨干参加演练。在演练筹备阶段,产业保障局结合历年防汛经验,对原有应急预案进行系统性修订,对物资的性能、保质期以及储备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物资性能可靠。“目前,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充分,配备沙袋3500个、警示围护206个、发电机9台、应急照明灯18盏、橡皮艇2艘、抽水泵26台等,确保设备‘调得出、用得上’。”产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演练模拟了“连日暴雨引发城市内涝、泵站故障断电及国周路高速涵洞严重积水”的复合型险情。在接到上级指令后,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携带移动泵站、抽水设备、照明工具等专业装备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抢险分队根据分工迅速展开行动,操作人员熟练地连接抽排水管道,调试移动泵站设备,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迅速完成涵洞积水抽排工作,展现了队伍出色的实战能力。演练通过多场景联动处置,全面检验了指挥调度、技术应用和部门协作机制的有效性。
在举办防汛应急实战演练的同时,滨海新区还全面开展排水管网清淤和易涝点整治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网。
日前,在滨海新区沥海街道海东路,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管网运维人员正对雨水管道进行“深度清淤”,工作人员采取“人工+机械”协同、“疏通+吸污”结合等联合作业模式,对排水管网开展全方位清理维护。“管道使用时间长了,很容易被腐蚀,内部可能会塌陷,有些塌陷部位石块较多,工作人员必须下井作业。”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管网运维人员介绍。
4月以来,产业保障局已完成雨水管网排查151公里,疏通18公里,修复破损管道640米,清掏雨水井189口,更换破损井盖112个。同时,在对辖区主要泵站设备进行检查时,发现国周路高速涵洞泵站出现运行问题,已通知属地街道限期整改到位。
海塘闸口作为防汛防台的前沿阵地,作用至关重要。位于马海海塘上的马海闸,是我市重要的涝水外排大通道。记者了解到,从今年3月开始,马海闸站已开闸预泄19次,共排水605万立方米;楝树下闸开闸预泄7次,共排水200万立方米。“我们密切关注天气特别是降雨情况,加强监测及工程巡查检查,切实加强调度,确保区域水位处于安全高度。”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人员实时监控闸口运行情况,根据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开闸时间和排水量,保障周边区域的防汛安全。
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防大汛、防强台、抢大险、救大灾,不断堵漏洞、补短板、除风险、保平安,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今年平稳度汛。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通讯员 王 芳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