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淤22万立方米,重塑生态基底

2025-05-13 23:26

来源:

昨日下午,城南街道九一村马家埠河道清淤现场,河水已经被抽干,四名施工人员正站在淤泥坑里紧张作业:一人手持高压水枪将沉积的黑色淤泥冲散,另两人操控泥浆泵将泥浆抽送至集中处理点,还有一名工作人员同步打捞残留垃圾。

“这条河道淤积层普遍超过1米,比正常值高出一倍。”城南街道治水办负责人陈海紧盯作业面,记录着工程进度。他告诉记者,马家埠河道自2017年清淤后,受上游水土流失影响,逐年沉积的淤泥层导致河床抬升已逾40厘米。“夏季高温时,淤泥返上来会影响水质,导致蓝藻滋生,更重要的还是会威胁防洪安全。”陈海说。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越城区拥有密布的河道网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农村河道陷入“逢雨积淤、久淤成疾”的困境。今年,依托省农业农村厅河道清淤民生实事项目,越城区展开清淤攻坚行动,以城南街道和鉴湖街道为重点进行河道治理。

记者了解到,城南街道对63条河道进行了系统摸排,通过水质监测、淤泥测绘锁定6条重点整治河道,包括谢墅江、东光村内河等关键水系,预计清理淤泥近15万立方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鉴湖街道也重点锁定6条河道,涉及谢墅江(道士江)鹅池渡、南池江等,预计清淤7万立方米,目前已经完成70%。

在鉴湖街道南池江,工人们正加紧赶工。与一些小河道先把河水抽干,再用泥浆泵抽送泥浆不同,南池江水面比较开阔,这里采用的是“船吸”模式直接吸取泥浆。“这里的淤泥长期堆积,一些厚的地方甚至超过1.5米,导致水面上水葫芦、芦苇等各种水草疯长。”鉴湖街道水利员刘玉石说,这次南池江将清淤2.5万立方米,预计可在20天内完工。他说,清淤之后不仅能改善水环境,而且清淤深度增加后,汛期水位也会随之下降,更有利于行洪排涝。

“河道治理并不是简单的‘一清了之’,还要注重日常维养。”越城区河道水域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为巩固治理成效,越城区将建立“清淤+修复+管护”闭环机制。清淤完工后,各镇街会安排保洁员以及志愿者护水队进行日常巡查打捞,维持河面清洁。同时试点“以鱼养河”,投放滤食性鱼类构建河道生物净化系统。另外,当前正值禁渔期,相关部门也会加大对地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的整治力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