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坚定不移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

2025-05-13 21:42

来源:

自春光启程,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

近日,绍兴又传捷报: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2009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一。经济大市,稳稳挑起大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作为智造强市、千年名城、名士之乡、文化高地的绍兴,在这场攻坚战中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去年底召开的绍兴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绍兴做出了“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坚定不移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的战略部署。

绍兴将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打好“以产促富、以城聚富、以人创富、以文润富”组合拳,勇闯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路子,绘就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新图景。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随着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绍兴正奋力续写新的辉煌。

以产促富筑根基

嵊州这座山水小城,因为一场商务大会,抬高了自己的国际范。

日前,比亚迪美洲商务大会系列活动落户嵊州,这是该大会首次在国内深圳之外的地区举办,170多名外国客商和140多名国外网络达人在嵊州进行商务考察和洽谈,还体验了一把越地风情。

近年来,比亚迪在嵊州连续投建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达130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是其在浙江单体投资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项目。去年,嵊州还与比亚迪签署永久战略合作伙伴协议,预计将成为比亚迪华东地区最大的电池和储能制造业基地。

在比亚迪项目的带动下,嵊州已形成超300亿元产值规模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产业是促进共富的基本盘,近年来绍兴聚焦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统筹实施传统产业逐新、新兴产业育新、未来产业储新、经典产业焕新“四大行动”,纵深推进“4151”先进制造业强市计划,全力夯实共富之基。

比亚迪项目的风生水起,是绍兴大力发展产业经济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之一,绍兴积极抢占低空经济“万亿新赛道”,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处全省领先地位。

绍兴还全力打造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去年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产值809.5亿元,同比增长16.8%,距“千亿级”目标更近一步;全市规上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50.4亿元,同比增长13.5%,利润总额78.2亿元,同比增长68.5%。

绍兴是全省唯一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中,庞大的传统产业同样展现出十足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

日前,古越龙山、会稽山两大绍兴黄酒龙头企业相继发布2024年业绩公告,在酒水行业整体承压的情况下,两家上市公司均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近年来,黄酒之都绍兴坚定扛起中国黄酒振兴大旗,围绕“高端化、年轻化、全球化、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黄酒产业焕新升级,引领企业破圈突围。

高质量项目也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去年底,星柯光电项目一期点火暨二期签约仪式举行,这个总投资310亿元的项目拥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领先技术,入选了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额及奖励用地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绍兴共有136个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总投资达5230亿元,年度投资656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

以城聚富优格局

这段时间,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施工现场一派繁忙,项目进入了最后的冲击阶段,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

这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的工程,是集换乘枢纽、商务办公、科创研发、交流会展、星级酒店、商业零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交通“航母”,承载着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典型缩影。

城市是推动共同富裕的载体。近年来,绍兴统筹空间与规模、城市与乡村、内聚与外联,完善高质量发展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共同富裕空间格局,加快走出以城引产、以城聚人、以城彰文的新路子。

绍兴坚持全链条提升,一体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深入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开展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绍兴不仅实现了全域通高铁,还步入了地铁“双线换乘时代”。杭绍甬智慧快速路网通车里程超100公里,千年古城畅享高架新时代。

2025年,绍兴再掀交通建设热潮,计划推进总投资2408亿元的实施类项目116个,加快构建“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的“336交通圈”,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

绍兴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在古城保护上,绍兴也是不遗余力,成效不俗。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乌篷摇曳、枕河人家……每当节假日,位于古城核心区的仓桥直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单日最高客流量超12万人次。

仓桥直街的出圈,得益于绍兴实施原汁原味保护、原模原样恢复、有根有据更新和有张有度创新的“活态化”保护四原则,以绣花功夫保护历史街巷。“仓桥直街保护利用经验”也得到了大力推广。近年来,绍兴完成八大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近50万平方米。古城名声大噪,游人如织。

此外,绍兴还一体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以新时代“千万工程”为牵引,积极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全域打造和美越乡共富片区,去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73.1%。

以人创富增活力

日前,绍兴市高层次人才区县行首站活动在上虞区举行,近40名在绍高层次人才代表走进晶盛机电、卧龙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共谋合作空间。

绍兴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同产业高层次人才跨区域交流,可产生创新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等,推动实现创新要素与地方产业跨区域深度融合。

人才是第一资源。绍兴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被誉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绍兴坚持以人为本、为民造福,统筹人才人力人口、生育养育教育、富民惠民安民,加快走出以人优产、以人兴城、以人塑文的新路子,激发共富示范市建设的动力源泉。

绍兴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打响了“来绍兴、才尽兴”城市人才生态品牌,不断强政策、搭平台、聚赛事、优服务,全力打造国际化人才蓄水池,获评浙江省首批外国高端人才集聚区。

绍兴城市人才吸引力连续两年居全国第23位。目前,全市累计集聚省级及以上领军人才1400余人、外籍高层次人才2000余人,已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60家,其中国家级34家,设立“绍兴工匠日”,去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7万名,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示范市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

以人创富,需要让全社会享受改革红利,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此,绍兴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全龄友好型城市。2024年完成幼有善育、病有良医等36个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年度投资155亿元,“七优享”评价居浙江省第2位。

绍兴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健全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强化重点人群就业创业精准支持帮扶,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今年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51元,同比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74,同比缩小0.02。

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连续第15年成功创建省“平安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这个最大的变量,正成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文润富厚底蕴

“这是加饭酒,因为增加了糯米用量,酒香更加醇厚;这是香雪酒,和其他黄酒相比口感更甜,有一种‘少年感’……”坐上绍兴水上黄金游线的游船,接过几盏不同品种的黄酒,来自北京的年轻游客王宏宇抿上一小口,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品着黄酒游古运河,这种感觉真不错。”

今年“五一”,古城绍兴有了新玩法——越水长游·水上黄金游线正式上线。游线分北线与西线,北线先行开通绍兴镜湖湿地公园到大滩段,沿线以赏古城自然风光为卖点;西线则先行开通浙东运河文化园到黄酒小镇段,沿线依托古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一个“水、船、空、实景”四维联动的夜间水上交互漂流剧场,剧场以沉浸式互动为主要卖点。“五一”假期,水上游线游客爆满,一票难求。

以文润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对推动共富工作看似无形却意义非凡。稽山鉴水秀文华。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文化是绍兴最不易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绍兴统筹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交流与传播,深入实施新时代文化绍兴工程,守好共同富裕灵魂根脉,探索发展人文经济学,打响“名城绍兴、越来越好”的城市品牌。

日前,2024年度浙江考古十大发现公布,绍兴稽中遗址从148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绍兴稽中遗址首次在绍兴古城确认存在战国时期越国大型建筑,实证了文献所载的勾践建都历史,意义重大。

2500年城址未改的绍兴,处处都是古迹。绍兴的考古事业也是捷报频传:亭山遗址群出土的240件(组)展品,揭开了古越国神秘面纱;百草园遗址的挖掘,让人们了解到2000多年前越国人就住上了“连排”……

在发掘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绍兴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在浙东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上,以“焕新一条河,提升一座城”为引领,切实开展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提升、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河城共生六大工程,让千年运河文化名片靓起来、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旅游热起来。

去年,绍兴全域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9%和12%。

绍兴还通过文化浸润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构建全民参与的文明培育体系,探索文化育人可持续路径。城市书房、邻里中心遍地开花;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645家农村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100%覆盖;送戏下乡、送书下乡、“街艺角”、“我的艺时光”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绍兴群众的幸福指数。

迎着浩荡东风,踏上新的征程,绍兴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绘就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新图景。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