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说到底,是血管的旅程。
血管好,活得久。
可血管这东西,藏在身体里。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
浙江省人民医院三位专家,
一起来聊聊常见的脑血管、心血管和下肢血管。
大脑健康,绝对没有重来一次!
脑血管健康的两大“无声杀手”——高血压脑出血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必须了解一下!
长期高血压是脑血管健康的“头号敌人”。高压血流持续冲击血管壁,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脆性增加,最终引发血管破裂出血。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患者常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甚至昏迷。
神经外科高法梁副主任医师曾救治过一位56岁的李女士,她有10年高血压病史却未规律服药,某日因情绪激动后突然倒地,右侧肢体无法活动。CT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大量出血,血肿压迫脑组织。通过紧急开颅血肿清除术和术后康复,她逐渐恢复了部分功能。
同样需要警惕的还有脑动脉瘤。脑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脑血管壁局部薄弱形成的“鼓包”,但它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30%-40%。许多患者平时毫无症状,却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血压骤升时突发致命风险。高法梁也遇到过一位患者,42岁的公司高管在日常会议中,突发剧烈头痛、颈项强直,送医后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所幸通过介入栓塞手术及时封堵瘤体,避免了二次出血。
无论是高血压脑出血还是动脉瘤破裂,都在警示我们:防患于未然,远胜于绝处求生。那么预防脑血管危机,要牢记三大核心:
1. 控压护血管,高血压患者务必每日监测血压,坚持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 警惕预警信号,突发爆炸性头痛、单侧肢体麻木、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把握“黄金6小时”。
3. 生活做“减法”,戒烟限酒、减少高盐高脂饮食、避免熬夜和情绪过激,每周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以增强血管弹性。
急性心梗,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70岁的王大爷(化名)正陪着孙子在小区里玩耍。突然,一阵剧烈的上腹痛袭来,还伴随着恶心和出汗。直到傍晚儿子下班回家,看到父亲脸色惨白、呼吸急促,赶紧将他送往急诊。心电图一查——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紧急冠脉支架开通堵塞血管,王大爷的症状逐渐缓解。
事后,王大爷和家属都纳闷,急性心梗怎么会表现为肚子痛呢?
急性心梗的症状,就像一个 “百变怪”。除了常见的胸痛,还可能表现为腹痛、牙痛、肩背痛、咽喉痛等。这是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与其他部位的感觉神经存在交叉,当心脏出现问题时,疼痛信号可能会 “跑错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痛感。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丁亚辉表示,像老王这样表现为上腹痛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此外,急性心梗的症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头晕、乏力等。这些不典型症状,很容易让患者误以为是普通的肠胃不适、感冒或其他小毛病,从而延误治疗。要知道,急性心梗可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每拖延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严重时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那么,面对症状百变的急性心梗,我们该怎么办呢?
1. 提高警惕。尤其是有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吸烟、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朋友!
2. 学会识别。如果出现持续不缓解的胸痛、胸闷,或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第一时间拨打 120 。如果是不典型症状,如突然腹痛、牙痛等,在初步排除其他原因后,也要及时就医。
3. 预防大于治疗。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 “三高”,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定期体检。
下肢血管不健康,“截肢”怕不怕?
腿上的血管是如何工作的?
它们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将心脏输送出来的血液携带营养物质送至腿上的肌肉、骨头、关节、神经等重要组织。静脉又将这些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收集好,运送出去。这些血管周而复始的工作,保障了双腿、双足的正常状态。
要是出了问题,罢工了,麻烦可就大了。
副院长、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蒋劲松看到张先生第一眼的印象:胖,估计体重200斤;三高,血压200mmHg,血糖10mmol/L,还不肯吃药。这不,左脚第3/4个足趾溃烂,来看毛病了!
收治后,检查发现——三根血管堵塞,足背到脚跟这里完全没有动脉血供,足背区域组织坏死,积了很大的一个脓腔。因此,当地医院说“这个要直接截肢啊!”
蒋劲松团队通过介入开放下肢动脉血流、下肢清创等一系列治疗,为他保住了脚。足背开始慢慢长肉了,张先生忍不住后怕:“我一定好好吃药,吓都吓死了。”
相比于腿上动脉疾病,下肢静脉疾病更加常见,比如上班累了,回家小腿有酸痛,这个就是很常见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的轻微静脉炎。再比如静脉曲张的好发人群在身边也是特别常见,如快递小哥、保安大哥、滴滴司机、厨师、老师等等,还有办公室里久坐的白领。
腿上的静脉要克服重力,自下而上攀升到心脏,静脉内部有好几对像“碗状”的瓣膜,它能够防止血液逆流,从而促进脚上静脉的回流,防止腿上淤血。但是当静脉功能受损,瓣膜功能不正常的时候,腿上静脉的血液长期淤积在脚踝这个位置,会导致相应的症状,比如腿脚的酸胀不适,抽筋难受、严重的还会有血管迂曲、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营养障碍导致炎症。当我们不小心把这个薄弱的皮肤抓破时,这里就会有溃疡,这种溃疡往往会流水流脓、长期不愈合、慢慢扩大,俗称“老烂腿”。所以,要警惕下肢血管出问题!
作者: 编辑:张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