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柯桥,越来越多的邻里中心扎根社区。这种创新型综合体将原本分散的商业与服务设施有机整合在同一功能空间,为周边居民呈上“一站式”便捷服务体验。
邻里中心与传统商业综合体、零散商铺有着本质区别,它以小而美、特而精的姿态,成为社区活力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居民对便捷生活的殷切期盼。比起华丽的包装与高大上的门面,邻里中心更需要以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升腾起社区生活的“烟火气”。
在邻里中心建设过程中,必须聚焦民生小事,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态度全力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让小区公共服务真正落地生根。在便民服务层面,可精心打造“一站式”生活服务站,聚焦家政预约、快递代收、旧物置换等实用功能,让居民轻松解决生活琐事;还可引入共享工具角,提供家用梯子、电钻、修剪工具等非日常必备品租借服务,让居民在步行可达范围内,就能切实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利。
在规划设计邻里中心时,需充分考量、协同设计,平衡好老年康养与儿童成长的双重需求。若场地条件允许,不妨将底层规划为开放式儿童活动区,铺设防滑地面,配置圆角设施与趣味攀爬墙等,打造一个既安全又充满童趣的乐园;楼上设置老年康养中心时,要注重与楼下形成视觉交互,确保儿童活动始终处于可观察范围内。通过无障碍坡道与扶手将“希望工程”各区域串联,完善康复理疗室、棋牌室、书法茶室及儿童乐园的动态流线,并实现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全覆盖。
当下,各社区积极打造的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正逐步将“文化生活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邻里中心的建设同样要顺应这一潮流,以文化为灵魂、以空间为载体,让优质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邻里中心出入口打造文化长廊,集中展示社区的历史沿革、传统习俗以及“杰出人物”事迹;当然,这里的“杰出人物”也不是说要多“杰出”,而是贵在本地化、接地气,只要对社区居民有激励、鼓舞价值的各行业先进,都可以入围。又比如,引入非遗工坊,让剪纸、糖画等传统手艺焕发新的生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就业和创业都是如今百姓关注的热词。在邻里中心建设“共富夜校”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助力社区居民在不脱产、不离岗的情况下提升学历、增强技能,还能培养不同的兴趣,从而拓宽视野,培养创业的灵感。这需要相关部门创新管理运维模式。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推出更专业、多元、精准的高质量课程。同时,设置以兴趣为导向且兼具社交属性的课程,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增进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让邻里中心真正成为居民的精神家园。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