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绍兴市检察机关不断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努力为新质生产力厚植创新沃土、奠定坚实根基,切实服务保障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
上门倾听企业法治诉求
绍兴市检察院的检察官走进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秘密维权”普法宣传。检察官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在知识产权保护、维权等方面的诉求,宣讲知识产权检察职能和履职情况,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检企沟通,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精准度与实效性,共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坚实屏障。
“云宣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绍兴市检察院干警陈杰东做客《市民与法律》栏目,参与《示范领航筑高地 协同助力护创新》知识产权宣传周特别节目。他向听众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深化全链条打击、加强追赃挽损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亮点工作,并讲述绍兴市检察机关以大数据赋能虚假诉讼打击、与行政机关携手推动跨省联动执法等创新做法,以及为重点产业和企业提供“法律体检”等工作,助力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检校合作深化知识产权保护
柯桥区检察院与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签订“知识产权领域检校合作框架协议”并举行“知识产权检察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柯桥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钱昌夫和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杰共同签约并揭牌。今后,双方将全力推进检校深度协作,不断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伞具印上名车商标?
熊某、艾某在未取得奔驰、奥迪、保时捷、宝马等公司商标使用权的情况下,从网上获取商标标识后,印刷到伞制品上进行销售,销售额6万余元,非法获利1万余元。案发后,二人退出违法所得。因二人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情节轻微,具有初犯、退赃、自首、认罪认罚情节,上虞区检察院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将该案移送上虞区市场监管局予以行政处罚。4月25日,检察机关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邀请70余家伞企负责人现场观看并开展法治宣讲,营造全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氛围。
携手各方凝聚保护合力
诸暨市检察院联合诸暨市委宣传部、法院、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及店口镇政府,在店口镇召开水暖管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向相关企业代表通报典型案例,听取当地水暖管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难点和需求,并将对企业法治诉求开展调研分析,积极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此外,该院还会同相关部门在华东国际珠宝城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维生素E油”竟不含维生素E
苏某等人分别成立5个家庭作坊,将网购的橄榄油、大豆油、塑料瓶具等材料加工灌装,贴上假冒的正规厂商注册商标标签,冒充品牌维生素E油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158万余元,非法获利63万余元。经鉴定,该批产品均未检出维生素E,为不合格产品。新昌县检察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对苏某等人提起公诉,苏某等人均已获刑。同时,检察机关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李某等人依法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并依托行刑反向衔接机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