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绍兴市文旅消费市场在去年高位基础上稳进向好,截至5月5日18时,绍兴全市A级景区、宾馆酒店、乡村旅游点和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372.0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实现全域旅游综合收入39.43亿元。
近几年,绍兴市旅游业持续出圈。而今年“五一”假期的火爆,显然并不只是过往态势的简单延续,关键还得归功于一系列“新体验”的登场。比如“文旅+演艺”掀起了新热潮——“沈园之夜”“一越千年·古韵长歌”等演出为游客呈现一幅活的绍兴图景,上虞2025氧气吉象音乐节以超5万人次的火爆人气成为浙江“音乐节”的典范。“文旅+赛事”显现了新活力——诸暨西施“村BA”与安华夜市、马剑绿野狂欢嘉年华等活动有机联动,举办赛事100余场,共吸引观众超20万人次。“文旅+科技”展现了新魅力——鲁迅故里推出黑科技“打卡”点,重现迅哥儿“早”字课桌,并开设沉浸式VR研学课堂;柯岩景区上线“机器人导游”,以科技赋能文旅创新体验。
新奇的体验,总能让人心生向往,因为它契合了人们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体育赛事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例,事实上,眼下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并不少,但室内运动健身场馆单调重复的运动形式与场景很难让人们长久坚持,而旅游场景的介入,则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全新方式。旅游“诗意栖居”的本质特性重构了人们的运动价值认知,使运动不再是健身房里的自律苦修,而变成了一个身心愉悦的过程。因此,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吸引人们“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是我们应该持续发力的一个方向。
新体验就是新赛道。只有不断优化供给,让游客有新见闻、新收获,才能增强黏性,提升获得感。我们固然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但仍需要推陈出新,做好“宠客”文章。像山东日照的刘家湾赶海园被誉为“中国第一赶海园”,今年赶海园别出心裁,在每天退潮时,给赶海的人们撒下大量的贝类,让原本因一无所获而略显沮丧的游客捡到这从天而降的“渔获”。可以想象,即使是对赶海已经有审美疲劳的游客,也会因此而撒开脚丫子,在沙滩上尽情狂奔。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不劳而获”而又可以尽情撒欢的感觉,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新体验,也意味着要紧跟趋势。当下,随着我国持续扩大免签政策覆盖范围以及优化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入境游”正渐入佳境。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各地的外国游客比去年同期激增了173%。绍兴坐拥万商云集的中国轻纺城,近些年来通过大力打造“会展之城”、承办杭州亚运会相关比赛等,已经以开放的姿态、优美的风景、厚重的历史,给外国客人留下了良好印象。如何因应时势,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前来绍兴旅游观光,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海 风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