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远去的吆喝 徐春光

2025-05-11 07:47

来源:

“修阳伞绷阳伞……”一次回村里,耳边忽然传来这悠长的吆喝。

  今年春天的雨水特别多。又是雨后暂晴的春日,窗外响起了久违声音,遥远的记忆在心底油然而起。很久没听见这样的吆喝声了。

  想想这年头还有谁的伞会要修要绷的?再想,自己不需要并不意味着别人不需要,不过还是固执认为要修要绷的一定是极个别的了。

  小时候,在村里经常能看见这些“吃四方饭”的手艺人坐在人家屋檐下修伞绷伞的情景:换伞骨,上伞柄,覆伞布……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不再有“破雨伞里戳出”的现象了。“修阳伞绷阳伞……”他兜兜转转又叫回来了,可想而知没什么生意。这是一位有点年纪的男人,骑着自行车到处跑,有这点力气又那么勤劳何愁赚不到小钱,就算做做小工现在男工也两三百元一天了,何必没个着落地吆喝呢,我不禁这样想。不过,也许是他钟爱这一行,他能在拆骨换柄中找到快乐;也许他钟爱这一行,他能在修旧如新中体现价值;也许他钟爱这一行,他能在骑行四方中获得满足……也是,都像我这样想,世上哪还有那么多行业,也许谁家屋檐下,哪个老太正纠结着一把破伞“撑之不雅弃之可惜”呢!

  忽想起儿时的记忆来,其实就在听到“修阳伞绷阳伞”时就在我的意识里潜伏着了。

  “修缸补甏……”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缸缸甏甏坛坛罐罐的,可以说是农家“标配”——当然现在也还有不少,只有一些新生代小家庭才不见其踪迹。每到腌白菜晒干菜的前些天,都会听到“修缸补甏哉……”的吆喝声,他们是踏准了节奏的,于是坐下来一修就是一整天;也有那些“踏空”的,等大妈大婶们的干菜都飘香了,他们才姗姗来迟;也有能捡到点“漏”的,于是弄把小椅子门前廊下坐下来,拿出家当在有裂缝的霉豆腐甏上叮叮当当敲打起来。他们会在裂缝的两边凿浅浅的槽,然后如搭桥一般搭上一条铁片用来拉住裂缝两边,不至于让裂缝扩大而甏壁分成两爿,再在裂缝处抹上自己调制的粘合剂,那时我不知道此物为何物,纵使现在也没搞清楚,只是看上去状如细沙与胶水搅拌在一起而已,当然我猜想绝非这么两种东西,否则一些修过的缸甏之类经年累月放在户外道地如何不再复裂渗漏。

  早些年老家村路两边还能见到大大小小的缸甏碎片,也有齐腰而断的榨菜甏之类的,这是已无用武之地的缸缸甏甏的残体,它们或粉身碎骨或伤筋断骨,歪歪斜斜地散落在道路两侧,很有一种被过河拆桥般的凄凉。如今美丽乡村建设,久没见过了,也许山脚下的小溪里能寻着它们的踪影,“修缸补甏”也再没出现过,不知是先出现这些“丢缸弃甏”还是先消失那些“修缸补甏”?

  曾几何时,绍兴古轩亭口可见一精神矍铄的老师傅摆着小摊,一块木板上写着“修钢笔”,此情此景早已一去不返了。

  不禁想问,他们“都去哪儿了”?行笔至此,耳畔传来了“回收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