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陶文强 文/摄
平水镇岔路口村地处平水江水库上游,肩负着保护饮用水源地区域生态环境的重任。近两年来,该村利用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凭借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探索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子,描绘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画卷。
盘活宝贵的自然资源
近日,记者来到群山环抱的岔路口村,正逢村党总支书记郑红伟在商量作业道建设事宜。他说,随着这条青山作业道项目的推进,岔路口村将迎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该作业道投资120万元,全长2.1公里,将和原来长1.1公里的老作业道连接,并盘活这片山地,为毛竹下山、森林防火以及下一步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这里曾经是一整块的茶园,总面积有400多亩,后来因为没有便捷的道路,也没人来打理,慢慢荒芜了。作业道建成后,将引进农创人才,对外承包经营,在这里种植果树、茶叶等优质农产品,使山地恢复新生。”郑红伟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因为有刻石山、若耶溪源头等宝贵的自然资源,绍兴刻石山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在这里开始发展旅游产业。随着平水大道延伸段、杭绍台高速等交通道路的建成开通,除了“刻石山文旅”,还有“禹凡”“陌野”“瑜琦”“泉坞”等,形成了浓厚的休闲观光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在保护好饮用水资源的前提下,利用优美环境和休闲设施,实行农文旅融合的办法,发展研学游等特色产业。”郑红伟说,受到刻石山有“会稽刻石”的启示,利用天然岩体或立碑刻录有关历史文化名句、诗文,沿着游步道规划打造一条刻石文化景观带,为美丽乡村观光游添彩。
让野菊花成为“致富花”
4月初,柯桥区首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在岔路口村举办,为期6天的培训,让村民深入了解野菊花种植管理技术和养护知识。
去年4月,绍兴索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岔路口及邻近的中眉岙、沈村等村租用土地,种植具有药用价值的野菊花。一年来,野菊花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今年,岔路口村继续把野菊花的种植作为一门致富产业来发展。“通过培训和种植经验,今年种植面积可达100亩,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必将给村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村干部傅桂泉说。
目前,岔路口村正规划建设一个野菊花仓储中心,利用闲置多年、失修的房屋,使大批量的野菊花能够得到及时收储。接下来,将鼓励村民自行扩大面积种植,充分利用好闲置的旱地,使野菊花开遍山间田野,成为奔向共富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5月1日,生态游、乡村游升温,游客走进长兴县林城镇太傅村的家庭农场,体验樱桃、桑葚等应季果蔬采摘乐趣,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 拍友 谭云俸 摄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