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绍兴越城区皋埠中学“越芯空间”,初一学生正围在光刻机旁,在该校科学老师张岳峰的指导下完成电路串联实验。将电极进行串联后,“通电后电风扇就能运转”的原理得到了直观呈现。“今年9月开始,我校将把这门拓展课升级为在初一年级全面普及的‘芯动少年’校本课程,通过搭建基础电路,将芯片制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皋埠中学副校长朱宝满说。
据了解,作为浙江省首批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越芯空间”自2024年6月建成以来,以“芯制造”“芯光刻”“芯应用”“芯课堂”“芯工坊”五大功能区为核心,面向全区中小学开放芯片科普教育。“空间开放至今,已接待研学师生近万人次,未来仍会持续铺开。”朱宝满告诉记者,“越芯空间”引入的教学用芯片光刻机可以制作12种芯片,学生们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后,就可以学习制作芯片,进行项目化实操。
“你看我手上这个简单的装置,电子从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它就能发光了,把复杂的电路拼成,让我很有成就感。”作为拓展课学员,初一(10)班学生蒲硕濠已初步了解宏观电路原理,正期待进入芯片制作的实操阶段。
朱宝满告诉记者,皋埠中学以“越芯空间”为核心,构建了“1所核心校+12所联盟校+N所辐射校”的区域科技教育网络。“接下来学校还将实施二期工程,引入芯片知识问答机器人、科大讯飞大模型等技术,开发‘芯片+AI’课程体系,构建虚拟实验平台,同时还将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中芯国际等机构共建‘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探索科技人才贯通培养路径。”朱宝满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沈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