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溶的过程中,水精灵们又组成了小水滴,在溶洞里进行了魔法造景。当水滴倒悬在洞顶,水分蒸发后留下碳酸钙沉淀,洞顶慢慢长出冰柱一样的钟乳石;当小水滴落到洞底,地面上就慢慢长出了石笋。钟乳石和石笋还会玩“碰碰车”游戏——如果上下长到一起,就变成顶天立地的石柱啦!
在贵州新发现的这个溶洞里,小水滴们还“造”出“石花”“石枝”“石珊瑚”,甚至“石葡萄”。专家们称,小水滴们的这项“造景魔法”叫“雾化沉积”,是一种特殊的沉积过程。据报道,“地下水晶宫”部分洞穴穹顶高达百余米,水滴从如此高度落下时,在重力、空气扰动与气压差的作用下形成了“碳酸盐气溶胶”,这些微粒像雾一般飘浮、扩散,最后在石笋、地表等区域缓慢沉积,为洞穴添上了形态多变的“石雕”。
地质专家说,这种“雾化沉积”现象全球仅存数例,堪称喀斯特地貌的巅峰之作。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