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元培中学门口,我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西装笔挺,与旁边的水杉树相融,以至于我没有发现他只有一条腿。他稳稳地坐在自行车上,身体微微前倾,右腿蹬踏板,踩到最底时再松开,待踏板回到最高处,又将其踩下,循环往复。那条被命运收回的腿,撑起了整个世界。
细雨朦朦胧胧地模糊了四周,好像除了我,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特别。长舒一口气,这也许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和关怀。我忽然想到一段搞笑的文字,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自从他的腿残疾后,家人都很忌讳提及此事,但余华不同,他带着史铁生踢球,让他守门,没有把他当残疾人。幽默的笔触,将两人的情谊和残疾人的心声表达出来。
我看过很多致敬残疾人的文章,作者大多用“愈挫愈勇”“化苦难为动力”的词句,或是引经据典,论证人物的英雄气概。可我却不以为然,我看到的,更多是一种“平衡”,生命的平衡。
就像他,骑着单车,需要克服左右两边重量的不对称,达到平衡,才能前进,所以他微微左倾身体,稳稳地行驶在马路上。也许他遭受过言语之辱,那么,就需要舍弃一部分对他人评价的在意程度,获得内心的平衡。也许身体的伤痛会给他带来痛苦,可精神的力量又告诉他,痛苦的是身体而不是生命,因而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平衡。
同事自从得知我理科学得差,天天给我出数学题。于是,工作之余,我又把初高中的数学题重新拾起。本以为结束了学生时代,可以远离数学的折磨,但如今又不得不重新学习,可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平衡?
雨越下越大,路人都加快了脚步,我躲在公园的亭子里,看到暴雨在风的簇拥下冲刷着地面,随后断断续续地汇入环城河,这是大自然的平衡。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