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业……初夏时节,行走在滨海新区,一幅幅大干快上的画面扑面而来。只争朝夕,奋力冲刺,今年,滨海新区紧紧围绕“项目为王”理念,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在项目落地、建设、竣工投产等各个节点精准赋能,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提速建设,成功将一个个重大项目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切实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在斗门街道望海路和新海路交叉口,天龙锡材新建的4栋灰色主体建筑十分“吸睛”。园区内,沥青路面平整,绿化错落有致,室内空间通透明亮,整个园区基本完工只静待“检阅”。
“这是公司年产3万吨电子焊接及封装新材料项目,在新区多个部门及斗门街道的帮助下,项目签约、拿地、开工等流程十分顺畅,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建设任务,目前正等待验收,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投产。”绍兴市天龙锡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登峰告诉记者,公司专业生产薄膜电容器端面喷金材料、热喷涂防腐材料、电子焊接材料,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去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新厂房投用后,公司有信心将销售额提升至15亿元。
作为绍兴科创走廊的重要一环,滨海科技城坐落于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地带,总规划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不仅聚焦生物医药和智能制造等关键产业,还致力于搭建产业研发平台及中试制造基地,以推动科创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科技城项目牢牢把握时间节点,科学组织施工,以看得见的实物工作量实现项目建设“加速跑”。如今,科技城二期Ⅱ标工程所有楼栋已实现全面封顶,较原定工期提前一个月。今年3月,科技城三期顺利打下“第一桩”,目前项目预制方桩已全部完成,钻孔灌注桩完成总量的20%,为土方开挖奠定基础。
“我们对照目标任务,全面盘点梳理,建立清单,压紧压实各环节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稳妥推进项目建设。不仅如此,我们还创新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加快工程进度。”浙江滨海新区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二部工作人员冯翔告诉记者。
作为省重大产业项目,玮博杰生物材料己内酯及聚己内酯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12亩,由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玮博杰生物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自去年9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
“目前A区办公综合楼已完成三层楼面浇筑,研发车间完成二层施工,预计5月底三大单体建筑将实现结构封顶。B区、C区正处在手续审批阶段,预计今年8月份可完成所有土建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项目计划2026年7月正式投产,投产后不仅能实现己内酯单体国产化,还能推动下游企业加速产品迭代升级,助力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新区新材料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项目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亦是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根据《绍兴滨海新区2025年投资项目计划》,今年新区共安排投资项目258个,总投资规模达183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7亿元。滨海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当好项目的“娘家人”“贴心人”“护航人”,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落实,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