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都市中,邻里关系渐趋淡漠已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在曹娥街道银河社区的老旧居民楼里,“最美楼道长”赵雪芬却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打破隔阂,让邻里间充满温情。
初见赵雪芬,她那爽朗的笑声便极具感染力。性格开朗、嗓门洪亮的她,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在居民中人气颇高。除了日常工作,她主动揽下楼道长一职,利用休息时间穿梭在楼道的各个角落。遇到老人拎重物,她二话不说上前帮忙;看到年轻人没时间取垃圾袋,她就贴心地送上门;发现楼道脏乱,她立刻动手清扫。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在她日复一日的坚持下,逐渐打破了邻里间的隔阂,推动小区从“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变,成为了邻里沟通的坚实桥梁。居民们遇到烦心事,都愿意找她倾诉,而她也总是耐心倾听、热心帮忙。
一楼独居的老奶奶想要安装电信宽带,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对申请安装流程一无所知。赵雪芬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电信公司,提前预约安装时间。安装当天,她全程陪同,不仅协助解决各种琐碎问题,还细致地为老人讲解宽带使用流程,直至安装顺利完成。面对老奶奶的连连道谢,赵雪芬只是笑着说:“我们是邻居,帮忙是应该的。”这朴实的话语,却饱含着浓浓的邻里深情。
老旧小区老年人居多,楼道灯频繁损坏,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赵雪芬再次挺身而出,自掏腰包购买节能灯,并让丈夫帮忙更换。当楼道重新亮起,居民张阿姨感慨道:“楼道灯终于又亮了,以后晚上散步回来,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
在银河社区这栋六层居民楼里,赵雪芬用无数平凡却充满力量的“小事”,为冰冷的楼道注入温度,诠释了真正的邻里情。即便面对部分人“多管闲事”的质疑与嘲讽,赵雪芬也从未动摇,始终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位邻居,让钢筋森林般的城市生长出如春藤般的柔情。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