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曹娥街道举办“江畔吹风听‘麦’浪”新锐开放麦活动,12位来自曹娥街道多个领域的宣讲员激情开麦。
如何让青年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曹娥街道邀请“得到”学院讲师、区委组织部调研室相关负责人进行培训。
“加满油”“充满电”后,12位宣讲员打破传统理论宣讲的严肃框架,将理论宣讲融入生动故事:有人以家乡20年来从“卖河沙”到“卖风景”的蜕变,细数生态红利如何转化为共富密码;有人用数据对比曹娥江水质变迁与沿岸文旅经济崛起,解读“生态+”的乘数效应;更有人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青年一代如何接过“绿色接力棒”助力乡村振兴……幽默的网络热梗、接地气的方言演绎、沉浸式的情景互动,让原本厚重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现场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
活动中,一场兼具仪式感与使命感的授“麦”仪式为活动画上点睛之笔。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为12位宣讲员授予定制话筒,寄语他们以创新表达为“匙”,打开理论传播与基层治理的双向互动之门,让青春之声成为曹娥街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曹娥街道主要负责人寄语年轻干部们三个“声音”:敢于发声,有担当。希望在街道各项重难点工作中,能更多地听见年轻干部们“我想试试、我可以的”声音;掷地有声,有视野。希望年轻干部们以更广大的视野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发出真正掷地有声的好声音;润物无声,有力量。希望年轻干部们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理论活过来、火起来,在润物无声之中,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