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浙贝吐翠 兰竹生金

2025-05-09 10:33

来源:

长塘镇广陵村诸葛山下,清风吹拂,竹海涛涛。在这处“世外桃源”里,漫山遍野的浙贝母长势喜人。“去年下半年我种了30亩,预计这个月底就能丰收。”承包户胡根夫介绍道,浙贝母是“浙八味”中药材之一,最近行情很不错,亩产预计可突破2万元。

事实上,当初听说有人打算在山窝窝里种植中草药,邻里乡亲们是既好奇又不解。“吸引我回来的还是长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胡根夫说,广陵有着独特的“嵇康养生”文化IP,他还因此牵头成立了“仙山优药”共富工坊。

现如今,不但浙贝母种出来了,胡根夫还带动10余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好工作,更有20余户农户看好中草药的广阔市场,打算加入进来。

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脉,在一株株小小的“浙贝母”上,写满了当地独具一格的“生态致富经”。这几年,长塘镇以“文化+产业”为轴心,建立“竹乡兰苑”“仙山优药”“竹够可以”三大共富工坊,分别对应兰花、中草药、竹笋三大业态,在全辖区构建起多维度、全链条的共富生态圈。

在君子文化和养生文化的催化下,三大工坊既独立深耕特色领域,又彼此呼应形成合力——“竹乡兰苑”定期举办活动,引流赋能文旅;“仙山优药”深挖东晋葛洪养生智慧,丰富游客生态体验;“竹够可以”保障四季鲜笋供应,夯实产业根基。

“去年浙江省第二届寒兰展就在我们长塘举行,兰花成交额突破了100万元。”“竹乡兰苑”共富工坊负责人方建华介绍道,庞大的人流量还顺势带动竹笋热销,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多了几万元的收入。

如今,三大共富工坊已辐射长塘镇近80%的农户,户均年增收达1.2万元。一幅“文化活、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竹林花海中徐徐绘就。

“我在房前屋后种了100多盆草兰,平时挖挖竹笋,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会篁村村民罗国军还介绍了身边的变化,“村子里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扩大“林下经济”范围,长塘镇今年还将建设竹笋交易中心、兰花展览馆等重点项目。“我们聚焦‘共享共富’,让长塘这片土地遍地生‘金’。”长塘镇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上虞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