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府山派出所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深耕“邻舍警务”服务模式,创新运用“契约化”平安共建机制,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度整合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基层警务共同体建设,不仅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安全稳定,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警民一家亲的深厚情谊。该所先后荣获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多项荣誉,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千名义警织密平安大网
“警社平安盾网格驿站”的标识在绍兴城市广场街头的繁华路段显眼可见,这个由府山派出所联合社区打造的治理枢纽,正是“契约化”共建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约流程,府山派出所已与辖区内168家单位签订了《平安共建协议》,并推出217个共建项目,形成“街道党工委+派出所+社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
在府山派出所“红海棠”党建馆里,陈列着30年前该所创新使用的“睦邻卡”。已经泛黄的卡片记录着当年民警走街串巷串联邻里的初心。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民警不忘初心,默默实践着社区平安建设的时代课题。如今,年轻的社区民警再次接过接力棒,创新组建了台门义警、景区网红义警等5支特色队伍,将2000余名义警编织成覆盖11个领域的平安网络。“他们中有台门大妈、景区保安、商场安全员等,涉及法律服务、巡逻防范等各领域,义警队伍持续壮大,一大批退伍军人也加入义警队伍中。”府山派出所所长杨光坚介绍说。
警社联动响应民生诉求
面对辖区内开放式景区与社区交融的治理难题,府山派出所以警社深度融合为抓手,创新构建矛盾纠纷化解闭环机制,依托“红黄绿”三色预警工作法,将矛盾纠纷按风险等级分类管理。同时,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法律顾问等多元力量组建专项群聊,通过“信息实时互通—任务在线派发—结果云端归档”的数字化流程,使消费纠纷、邻里噪声等民生诉求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
今年初,辖区一名老人走失后找不到家人,民警通过视频追踪锁定其活动轨迹后,联动社区网格员在微网格群发起“寻人接龙”,不到8分钟便精准联系上老人家属。次日,民警上门回访,落实防走失措施,形成“接警处置—科技寻踪—长效关怀”的全链条服务。
为了破解流动人口动态管理难题,今年以来,府山派出所还与电力部门合作共建,启动探索“用电数据异常预警”联动机制,通过日均用电量分析,实现“人来即知、人走即清”的动态管控。
错峰共享化解停车纠纷
近日,在府山街道某开放式小区内,新划分的56个夜间共享车位正式启用,依托“错峰共享+智慧管理”的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居民的停车纠纷,这得益于府山派出所推动的“场景化契约”机制。
停车难一直是开放式老旧小区的老大难问题,外来车辆违规进入小区随意停放,经常激发矛盾纠纷。针对这一顽疾,府山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力量对辖区老旧小区的情况进行深入摸排,联合12个老社区组建由社区民警、网格员及居民代表构成的自治管理小组,采取车辆门禁系统,制定《共享车位使用公约》,彻底根治车辆停放杂乱无章的乱象。
如今,府山派出所“契约化”平安共建机制正在持续创新中,如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治理动能,在每月第一周的“平安主题日”,党员民警发动辖区共建企事业单位和热心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安治理;研发“AI矛盾调解助手”,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纠纷苗头,推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化拓展书圣故里警务站,在更丰富的契约共建中,让辖区群众共享更多平安福利等。多元化的契约共建模式,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容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