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蚕桑文化:千丝万缕连四海

2025-05-09 09:04

来源:

5月的江南,桑叶正肥。越城区九里山麓蚕桑文化展示馆内,10余位侨界代表指尖翻飞,将莹白蚕丝绕成同心结。“蚕丝细柔,却能织就千年锦绣,就像我们华侨无论走多远,总有一根心丝系着故土。”德国华侨徐伟的感叹引发大家共鸣。

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劝农桑”为复国之策,越地蚕桑兴邦、丝绸耀世。如今,这一古老智慧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千年蚕桑文化为纽带,联合各界力量,越城区委统战部创新打造“蚕桑织梦·同心荟”阵地,创设蚕事体验、桑园议事、同心丝织、文化讲座、合作共富等“五个一”工作法,在丝路经纬间书写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新篇章。

蚕桑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精神,蕴含着“勤劳、奉献、协作、共生”的精神内核。千年桑荫下,蚕桑文化正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金色纽带。绍兴市大禹蚕种场智慧桑园里,不定期举行“桑下议事会”,来自天南海北的侨商与本地蚕农共话蚕桑文化,共叙丝路文明,共结富裕硕果。

旅非侨商、赛雷斯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超去年专程参加“桑下议事会”后,与大禹蚕种场建立合作关系。如今,从大禹蚕种场引进的先进养蚕技术已经落地非洲乌干达。“春蚕到死丝方尽。”乌干达青年穆比鲁瓦目前是公司养蚕负责人,他说蚕宝宝认真吐丝的劲儿,让他对这句中国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认同和尊重。他也要像蚕宝宝一样努力“结茧”创富。

以联通“丝”路铺就协作共生新路,越城区一直在延续蚕桑耕耘故事。今年春天,一批“秋华×平30”雄蚕种,从江南水乡绍兴跨洋远渡到巴西。“就像文化使者,它们的到来,必将促进两大文明在丝绸经纬间对话与交融。”巴西丝绸协会会长、布拉塔克农业公司首席执行官蕾娜塔欣喜地表示。一年前,国际丝绸联盟副秘书长卞幸儿带领巴西丝绸公司代表来到绍兴大禹蚕种场考察,这才有了越城蚕宝宝赴巴西之旅。“布拉塔克农业公司将发挥试验田作用,提升蚕丝质量,促进养蚕文化交融发展。”蕾娜塔充满期待地说。

“从勾践‘劝农桑’到今日‘丝路同行’,蚕桑文化始终是凝聚共识、促进交融的活水。”越城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董湘颐说。如今,越城已形成以蚕桑文化为纽带的统战工作矩阵:建立起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等5个海外蚕桑文化驿站,组建“蚕桑智库”吸纳海内外专家10多名,开发蚕桑研学路线,年接待超万人次。跨越山海的“蚕桑之路”正以经纬之力编织起促进海内外交流的锦绣画卷。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