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夜问 | 蓝莓“肚脐眼”有霉菌引发热议,绍兴专家发声

2025-05-12 17:09

来源:

近日,#蓝莓肚脐眼里的霉菌#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观察到蓝莓底部凹陷处(俗称"肚脐眼")布满霉菌菌丝,引发广泛讨论。这一发现让不少绍兴市民感到担忧:“平时吃蓝莓只是简单冲洗,没特别注意这个部位,食用会影响健康吗?”

针对大家的疑虑,越牛新闻记者咨询了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专家解释称,蓝莓果蒂凹陷部位因糖分过高,容易产生霉菌。若发现蓝莓果已产生霉变,即出现灰绿色、黑色絮状物或绒毛状菌丝,伴随异味,不建议继续食用。

那也有绍兴市民要问,蓝莓果表面出现的白色物质是什么?有毒吗?越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蓝莓表面的白霜是天然果粉(含花青素),呈白色或淡灰色,无绒毛感,可安全食用。新鲜蓝莓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果粉,这是蓝莓自身分泌的糖醇类物质,能保护果实,减少水分蒸发,抵御病菌入侵,果粉完整说明蓝莓较新鲜。

5月,绍兴本地产蓝莓正陆续上市,市民的选择更多了。据悉,除了蓝莓果蒂凹槽结构容易积聚水分和残留物,长时间存放,冷链中断、包装破损导致的机械伤,储存时未及时沥干水分,都会影响霉菌生长。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蓝莓均已透明包装为主,市民挑选时可观察包装盒底部,若出现浅褐色渗液,即使果实表面无明显霉斑,也建议不要购买。选购时可轻捏果实,选择果粒饱满、表皮无褶皱、果蒂呈嫩绿色且干燥的蓝莓。若果蒂发黑、干瘪,则表明蓝莓已不新鲜。

据悉,0℃~5℃的冷藏环境中,蓝莓最佳食用期为5~7天,超过一周建议分装成小份冷冻。解冻后的蓝莓口感虽稍软,只适合制作奶昔、烘焙或加入酸奶。

在潮湿、高温环境中,蓝莓霉变速度会加快。近期,绍兴天气渐热,市民朋友购买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常温存放。洗好的蓝莓如果一下子吃不完,应用无菌纱布轻拍吸干水分,避免残留水膜滋生微生物。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你是否时常感到

知识的获取变得碎片化、低效化?

是否渴望遇到生活难题时

有专业人士为你答疑解惑?

现在,“越牛号”重磅推出“夜问”专栏

绍兴各医院知名医生都已纷纷入驻越牛号

做你手机里24小时在线的交流平台

【互动指南】

现在前往越牛号对话专家:

1、打开越牛新闻APP,首页进入“越牛号”

2、找到要咨询的专家,进入专家主页点击“问答”按钮即刻提问

在这里没有时空的限制

无论你是被健康问题所困扰

与青春期子女相处的关系而困惑

还是因为法律纠纷忧心忡忡

都可以在越牛号向专业人士发问

作者: 编辑:王春泥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