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山街道罗门社区发生一场“楼道垃圾雨”风波,社区干部凭借笨功夫与巧心思,不但化解了独居老人困境,还将邻里矛盾转化为社区共治的契机,书写了一段温情治理的佳话。
平常的一个午后,罗门社区罗东公寓4幢楼下,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一袋汤汁混着烂菜叶的垃圾从天而降,在干净的地面上炸开,污水溅得到处都是。这已是这一星期小区发生的第二次高空抛物事件,原本宁静的居民楼瞬间被愤怒的谩骂声和激烈的议论声填满。
“必须彻查!再不阻止此类事件,不但小区的环境卫生遭殃,而且有砸到人的风险!”社区党委书记何丹丹立刻带领网格员展开排查。他们一家一家地敲门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当推开三楼那扇斑驳的铁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揪心不已。只见85岁高龄的金师傅颤颤巍巍地移动过来,厨房边堆着三个发臭的垃圾袋,诉说着老人的无奈与窘迫。网格员急忙蹲下来帮金师傅清理垃圾袋,发现垃圾袋里都是烂掉的蔬菜、发霉的水果等。
原来金师傅独自居住多年,年纪渐大又心脏不好,加上老式居民楼没有电梯,上下楼成了金师傅最大的难题。“以前还能扶着栏杆挪下楼,现在因为血管硬化,连楼都下不了。我不是故意要扔,可垃圾在屋里多放一天,味道就越浓,臭得我睡都睡不着。我知道这样不对,以后不会了。”老人声音颤抖,眼中除了羞愧,更多的是无奈。
“金师傅,不要担心,以后你下不了楼,我来帮你丢垃圾。”看到老人的困难,社区“淬火”干部金三兴主动站出来,认领了这一“烫手山芋”。“这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一个高空抛物问题,而是一位独居老人的尊严。”他说。于是,每天傍晚5点,金三兴都会准时出现在金师傅家门口,他不仅耐心地为老人讲解用火用电的安全知识,还手把手教老人进行垃圾分类。起初,金师傅总是沉默寡言,对金三兴的到来有些抵触。但金三兴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像照顾亲人般细致入微。第三次上门时,金师傅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小金啊,我前段时间去医院住院了……”原来,老人一直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却无人倾诉,金三兴的坚持与关怀,让老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在与金师傅的交流中,金三兴发现老人家大都在傍晚时垃圾最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金三兴立即定制了网格员“错峰服务”:每天傍晚5点前“顺路”上门收垃圾。
这一小小的改变,既保护了老人的尊严,又解决了垃圾堆积的问题。如今,金师傅会提前将分类好的垃圾放在门口,等待网格员上门收取。其他居民也不用担心“垃圾雨”从天而降。“现在路过三楼,闻不到臭味,心里也踏实了!”一度怒气冲冲的王阿姨还主动帮金师傅捎带起了蔬菜。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一事件在社区里引发了连锁反应。稽山桂花园小区也发生过类似的“垃圾雨”事件,罗门社区举一反三,网格员和金三兴一样主动担起责任,提出为老人提供垃圾代分类和代扔服务。“我们已经摸排了一部分腿脚不方便、行动困难的独居老人,打算将垃圾代分类和代扔服务推广到整个社区。”何丹丹表示。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