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滨海新区春季汽车博览会近日收官,4天展会累计成交新车832辆,交易额达1.6亿元,49个汽车品牌、350余款热门车型亮相车展。
车展人气之旺、成交之多早就在意料之中,因为4天车展之外,滨海早已下足了功夫。其一,媒体引流,场外预热;其二,补贴有力,激发潜力;其三,增进互动,体验超值。无论是短视频投放、网红直播、商业全域广告的全方位曝光,还是280万元“真金白银”的购车补贴,以及车模走秀等汽车文化体验,都点燃了消费者的看展购车欲望,即使这次没有现场成交,也为后续拉动消费打下了基础,毕竟2.6万人次的参观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汽车消费需求的潜在客户。
展会经济,是刺激消费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文商旅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从车展经济逐年升温的迹象来看,消费者对这种一站式看车购车的模式还是比较青睐的。如今,汽车市场正面临大变局,“油电之战”已全面打响,汽车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滨海新区自去年实施以旧换新购车补贴政策以来,起到了明显的刺激作用,市民购车热情与车企备货热情同步高涨,这次车展经济大获丰收,既是前期补贴政策持续预热下的集中“井喷”,更是滨海打造汽车之城的一次人气检阅。
春季车展一炮打响,秋季车展该走向何处?或者说滨海车展今后将如何发展?笔者认为,除了保持现有成功经验之外,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建议首先打破车展无主题的常规模式,通过科技赋能为每次车展确定一个高端化的主题,譬如汽车领域的AI与智能交互、可回收环保材料的展示、非遗文化与汽车文化的融合等;其次,突破传统试乘试驾的体验局限,引入VR/AR智能驾驶模拟系统,让观众体验各种驾驶感受,减少户外试驾的道路局限;其三,增强车展现场互动性,不能让观者到了现场只能看车和车模,应该有更多惊喜增强车展引流效应,如2025年上海车展展示了飞行汽车、双足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其四,提升车展的经济附加值,譬如拓展现代汽车生活相关的消费场景,丰富汽车艺术与汽车文创展示,以及尝试景区汽车展、汽车文化IP等各类“汽车+”项目。
车展不仅是滨海汽车经济的一张金名片,更是滨海汽车城做强做大的一个新引擎,希望能聚焦汽车消费生命周期持续发力展会经济,扩大二手车出海交易渠道,让滨海新区汽车消费激发出更强动能。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