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人文融合 非遗薪火赓续”——“民间文艺进校园”绍兴工艺美术作品联展于4月23日在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开展。
展览现场
本次联展通过对绍兴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学员创作的成果、越城区民间工艺优秀作品、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师生作品的联袂展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高校青年学子对民间文艺和非遗技艺的认知与兴趣,促进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多方力量的展示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启新楼一楼展厅,“民间文艺进校园”绍兴工艺美术作品联展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学习,现场人头攒动,交流不断,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本次联展由鉴湖放歌、青瓷雅韵、风物流长、盛世毓秀、薪火相传5个板块构成,共展出作品近230件,其中工作坊学员作品80多件、越城区作品70多件、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作品60多件,作品不仅展现了绍兴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的创作成果、越城区民间工艺的优秀典范,更呈现了该学院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师生的精湛技艺。
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学员作品展,展示了29名工作坊学员创作的80多件作品。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这些越窑青瓷作品不仅有出自大师之手的,也有很多来自年轻的匠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顾少波的作品《回顾往事》《故事》等,精致细腻;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周统鉴的作品《荷韵清风》《古越印象》等,古朴大气;越城区工艺美术大师柳荣江的作品《吉祥神兽盖罐》《缠枝牡丹花卉盖瓶》等,典雅华美;年轻工匠任玙欣的作品秘色瓷《凡尘花开》等,温婉柔美,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非遗技艺融合……
越窑青瓷《伏羲降龙》。
越城区民间工艺优秀作品70余件,展品涉及的非遗艺术品品类丰富,陶瓷、锡器、木雕、戏剧脸谱、戏曲头饰、染织、刺绣、泥塑工艺等多个门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木雕《王羲之》。
精致的绍兴花雕、秀美的扇子画、形象逼真的根雕……记者走进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师生作品展展厅,见到这里汇集了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师生的60多件作品。这些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包括越窑青瓷、堆塑花雕、根雕、竹编等众多民间艺术精品。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自2015年成立以来,与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绍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合作,邀请大师入驻,开展大师工作坊、民艺讲坛等活动,该学院开发的校本课程《传统民间艺术》成为绍兴市高校“越地”元素通识课程,创建学生社团,致力于传统民艺的传承与创新。2018年12月,该基地被认定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
本次联展以“民间文艺进校园”的形式,开启了一场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教育的深度对话,不仅是一次工艺作品的展示,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师生作品展。
非遗薪火的赓续
“越窑青瓷的千年文脉,需要年轻一代的接力。作为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的学员,我们既是学习者,更是传播者。”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学员任和成说,此次展览是学员们学习一年多来的成果展示。越窑青瓷要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审美,再次走进千家万户,走向日常的生活。
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弘介绍,越窑青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了越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越窑青瓷的集中展示。去年以来,协会开设越窑青瓷技艺提升工作坊,相继举行了二期专题培训班。邀请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嵇锡贵,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戴雨享教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国珍等名家为学员授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作为文化特派员,也是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的负责人,希望为绍兴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搭建桥梁,推动更多的传统工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绍兴市文化特派员柳国伟表示,文化传承,关键在人。通过此次联展,激发了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柳国伟介绍,近年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性传承基地的师生以现代审美与设计理念,与非遗大师共创非遗文创产品,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其中“越窑青瓷文创酒具”“乌篷船模型茶具”等作品荣获绍兴市文创产业与艺术设计大赛金奖并被企业采用。
“这场汇聚传统工艺与创新力量的展览,是绍兴市民间艺术在高校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教育的深度对话。”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胜炳说,期待通过这场展览,让师生近距离感受绍兴民间工艺的匠心之美,让传统技艺在校园中焕发新生;也希望借此搭建起文艺界与教育界交流的桥梁,推动民间文艺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洪海说,绍兴将紧扣产城人文融合发展,促进民间工艺资源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探索实践绍兴民间工艺经典元素的时代性阐述、世界性表达,持续推动绍兴民间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广大民间工艺作者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绍兴民间工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童 波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