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滨海新区斗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接到绍兴市柯桥区塘闸管理中心投诉:在斗门街道新闸江路区域发现约120立方米建筑渣土。接诉后,斗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迅速成立专案小组,通过现场勘查、调取录像等方式锁定线索。
通过监控系统追踪,执法人员发现嫌疑车辆都是未悬挂车牌的大型渣土运输车辆,且偷倒后沿新闸江路向柯桥方向逃逸。面对涉事车辆无牌、跨区域逃逸等难题,执法人员以车辆消失点为中心展开拉网式排查。经过连续8个昼夜巡查,最终在杨望路人行道发现特征吻合的涉案车辆。目前涉事企业已完成渣土清理,且该案件的调查笔录也已完成。
案件侦破后,绍兴市柯桥区塘闸管理中心对斗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接诉即办、跨界协作”的执法效能给予高度评价,并赠送“忠诚履职 担当作为”字样的锦旗以示感谢。
为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理,打造整洁宜居的城市环境,近期,滨海新区通过源头管控、科技赋能、联合执法等措施,开展渣土运输专项整治行动,实现道路洁净与交通安全指数双提升。
针对新区建设项目密集的特点,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组织执法队员对辖区在建项目工地开展“一对一”走访,向施工方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开展“点对点”普法宣传,重点解读建筑垃圾分类、运输、消纳等环节的法规要求,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违规倾倒、混装混运等行为的法律责任,从源头上遏制渣土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同时,强化渣土运输安全教育,提醒渣土运输车辆减速慢行,文明驾驶,确保夜间行驶安全。
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还建立健全“四张清单”管理制度,对工地、运输企业、车辆等信息实行台账式管理;通过省级建筑垃圾监管平台,全面推行电子联单系统,实现“一车一联单”,确保建筑垃圾运输全过程可溯源。今年以来,已纳入新建工程项目管理38个,登记在册渣土运输公司16家,现有资源化利用场所4处,构建起“源头可溯、去向可查”的监管闭环。
在集中整治方面,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采取“无人机巡查+流动巡查”“设卡+机动”“白天+夜间”的治理方式,联合属地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交警大队等部门,对重点区域、路段进行动态巡查,对过往运输车辆逐一排查,严厉打击非法运输、抛洒滴漏、超速超载、偷倒乱倒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已组织43次零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0余起,累计罚款21.43万元。
“通过推出一系列规范管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渣土运输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滨海新区产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渣土运输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的城市环境。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朱灵斐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