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慧按:范蠡辞别勾践的时间,《吴越春秋》明确记载:“(勾践)二十四年九月丁未”;越灭吴的时间,《左传》云:“冬十一月丁卯。”《左传》所记依据周历,据朔日干支推知,是日为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又据上述文献及《越语》相关记载,知范蠡之辞别勾践必在越灭吴之后,《吴越春秋》所载之“二十四年九月丁未”却在九月初六日,在灭吴之前,明显不合,而下一个丁未在当年的十一月初八,成了十一月丁未;再下一个丁未则已进入二十五年了,可置不论。最大可能是:《吴越春秋》的编者遵循阅读《左传》类文献的习惯,视原始材料的“十一月丁未”为周历,于是随手将原文换算成当时习用的夏历,改作“九月丁未”,遂有此倒置现象。结论是,越勾践二十四年夏历十一月初八,范蠡在越军回国途中,辞别勾践,轻舟以浮于五湖。
范蠡辞别勾践的地点,《越语下》谓五湖,《越世家》谓反(返)国以后,则是在越国内地;《吴越春秋》虽未明言“三江”所在,但“五湖”即今太湖,《越语下》去古人更近,疑此“三江”为太湖的三江口,而非今绍兴的三江口。
范蠡辞别勾践的方式,《越语下》和《吴越春秋》记载君臣的反复对话,似是当面告别,但《越世家》既云“为书辞别勾践”,后又有君臣对话,既不见其告别书,复不与《越语》《越春秋》同。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